7月7日约这里,《铁血八桂》的作者们当面告诉你抗战8年的广西什么样!
今日柳州|时间:2017-07-04 16:44 来源:柳州晚报微信公众号 评论:0 点击:3742
8年浴血奋战,
3500多万同胞伤亡,
先烈们用血与泪换来了和平,
以头颅争得了解放。
只有铭记历史,
才不会重蹈覆辙。
日军轰炸下惨死的柳州百姓
被烧毁的房屋建筑
2017年7月7日,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的日子,纪念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更好地开展纪念活动,结合柳州日报社粉丝节活动,7月7日当天,柳州日报社将与柳州新华书店开展签名售书活动。
届时,《铁血八桂》《争与不争》《为新闻而谋》《遗落的秘境》等柳州日报社专著、作品集的作者将亲临现场,与粉丝近距离交流,现场签名售书。
《铁血八桂》历时一年的全区寻访,数十名老兵和亲历者的共同回忆,一段荡气回肠的抗战史诗……
“2015年3月开始,我们踏上《铁血八桂》釆访的征程。历时半年多,行程几千公里!采访路上,我们有过艰险一在来宾迁江险些翻车遭遇车祸,我们有过遗憾一不少抗战老兵刚刚离去,我们有过感动一面对亲历者的讲述泪水失控。中央统战部新闻办在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回复中说:《铁血八桂》对研究中国抗战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这是一本系统展现广西抗战历史的图书,挖掘震撼人心的历史细节,描述国共两党抗日艰苦历程。值得一读。7月7日上午10点致12点,五星步行街新华书店见,四位作者集体签售,欢迎光临,欢迎转发,欢迎围观。”——李广西
《铁血八桂》简介
《铁血八桂》是由《柳州晚报》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铁血八桂——广西抗战实地寻访实录》精编而成的同名图书,是柳州日报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要成果,也是广西首部以媒体的角度全景式地描述广西抗战全程的图书,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本书主要以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两次入侵广西的事件为线索,通过深入实地寻访和史料验证,记录了数十名老兵和亲历者的共同回忆,书写一段荡气回肠的抗战史诗。
自2015年4月,《柳州晚报》推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铁血八桂——广西抗战实地寻访实录》后,以独特的角度,故事化的写作和章回小说般层层推进的手法,吸引了大批读者的追读,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并获得了自治区相关部门和文史专家的高度评价。该系列报道也不负众望,一举夺得2015年度广西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晚报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
《铁血八桂》作为2015年度重大题材图书,其出版过程经历了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央统战部的严格审阅。中央统战部给该书作出了较高的评价,认为《铁血八桂》一书,“深入实地采访当年的亲历者,努力厘清了广西地区的抗战情况,挖掘震撼人心的历史细节,描述了国共两党共同抗日的艰苦历程……对深入研究中国抗战历史,有一定史料价值。”
《铁血八桂》一书,不仅是原系列报道的整理,许多地方还进行了重新写作与提升,并补充了后期获得的大量史料和实地采访材料,比原报道更完整,更出彩。
活动嘉宾
马宏威
1985年从事新闻工作,现任柳州日报社理论评论部主任,报社编委成员,高级记者职称(正高)。曾评为广西优秀新闻工作者、柳州拔尖技术人才;现聘为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员。
李广西
湖南耒阳人,主任记者(副高),柳州日报社副总编辑,柳州市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曾获广西新闻奖、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等奖项。出版专著《为新闻而谋》《铁血八桂》(合著)等多部作品。在国家权威刊物发表新闻业务理论文章十数篇。
赵伟翔
广西上思人,壮族,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柳州晚报副刊编辑、《伟哥发现》专栏记者。作品曾获广西新闻奖一等奖、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等奖项。
2014年1月,出个人文集《遗落的秘境》。
陈跃文
湖南武冈人,毕业于广西科技大学。现任柳州晚报记者,长期担任社会调查、时政新闻采写工作。作品曾获广西新闻奖一等奖、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等奖项。
李俊
江西南城人,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政治系。2013年进入柳州日报社,现任柳州晚报记者。作品曾获广西新闻奖一等奖,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等奖项。
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7年7月7日10:00~12:00
地点:柳州五星步行街新华书店
欢迎莅临
见习编辑: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