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青年28年前被送养福建 如今回家认亲

今日柳州|时间:2017-07-24 09:33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老房子前的全家福


骨肉分离28年,苦苦相思28载,今朝相见,却没有相拥而泣的煽情场面,把他们引入家门后,母亲悄悄躲在厨房里痛哭,不敢哭出声,用手紧紧压住嘴和鼻子……客厅里,戴志成拉着父亲的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以后一家人好好过日子!


7月22日,大暑。戴志成带着妻子、女儿,在福建堂哥戴中专的陪同下,回到了分隔28年的家——柳江区土博镇梅里村在里屯。中午时分,烈日灼人,村里很安静,正如28年前母亲悄悄把他和弟弟们送走一样,一切都显得小心翼翼。


一家人聊着这些年的各自经历


路边一碗米粉吃到了家乡的味道


7月21日下午4点,戴志成和妻子、女儿,还有堂哥,从福建省南安市老家出发,自驾车,昼夜兼行,22日上午10点,如约到柳江高速路口。


坐在路边的米粉店里,一碗米粉让戴志成激动不已,“就是这个味道,我一直叫老婆煮,但她总也煮不出,我就是想吃这个味道!”


六七岁时被送到福建寄养,离家时,戴志成已有记忆:家里的房子,那一片李子园,小学校,吃过的味道……小时候的事情,很多人都不会记得,但对于遭遇人生变故的戴志成,儿时的记忆是不敢忘、不能忘!从小,他就知道自己是被接养的——他被送到一个单身男人家里当养子,养父一家对他很好。没几年,养父就去世了,戴志成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来,他参军到北方当兵,退役后回到南安成家立业,现在生活很安稳。他说,成家有了孩子后,就越来越想找到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特别是知道父母也一直在找他后,他终于明白,当年父母把自己送给别人肯定是有过不去的难处,“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曾经,我也对父母把我送人有过怨恨,但后来我长大后明白了,他们一定是希望我们过得更好才把我们送走的。”


走在最前面的母亲偷偷地哭泣起来


1989年,戴志成的亲生父亲韦国权因涉嫌一起刑事案件被羁押,两年后放了回来。父亲被关押期间,家里的7个孩子都未成年,母亲无力抚养,便把老四、老五、老六3个男孩子委托给同村的一个乡亲,请她将3个孩子送到同一个地方给条件好一点的家庭抚养,“之所以送到同一个地方,是为了将来他们3个兄弟能够互相照应,也容易找到。”然而,被送养的这3个小兄弟,后来都没有互相见面。最近,戴志成才知道,自己和弟弟老五曾经在同一个地方当兵,但没有互相认识,就算是见面,也互相不知道。


戴志成也是这次才知道,和他一样被送到福建南安的老五在部队的时候就找到家了。


一定要回来让父母安心


戴志成一直都知道自己的身世,但具体家在哪里他说不清楚,毕竟当时年龄太小。堂哥告诉他,他可能是广西柳州的。小时候,福建堂哥在家里的柜子里看到过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广西柳江的字样。


在堂哥的鼓励下,今年5月底,戴志成在宝贝回家网站注册信息,寻找亲生父母。根据其提供的信息,宝贝回家网站在柳州的志愿者积极行动,在政府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很快就确定了他的亲生父亲就是韦国权。韦国权还说了当时的状况:由于他的案件一直未结案,担心受害人家庭迁怒于孩子,所以才不得不将3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送走,避免被报复。


1991年,韦国权被无罪释放。回到家后,他立即启程去福建寻找3个儿子。当时,他在学校里看到了戴志成,然而,年幼的戴志成已经融入了新的环境,不记得父亲了。再加上姑妈的极力阻拦,韦国权只好作罢。不过,看到儿子在养父家生活得很好,他也放心了,“我觉得那一家人对他蛮好的,我也害怕影响他的学习。我们家太穷了,找回来对他并不是好事。”


韦国权告诉儿子戴志成,他成多次到福建去找儿子。


从福建回来,韦国权给戴志成福建的姑父写过几次信,均未收到回信,最后一封还被退回来了。特别是前几年,老五自己找回来之后,韦国权一家更加思念老四和老六。今年春节过后,正月十六,韦国权再次去福建寻找儿子,阴差阳错,仍然没有找到。


这次回来后,所有的疑问都得到答案,也证实了戴志成的猜测。他更加平静,“我相信父母是不得已,是为了我们好才这样做的,所以,我不会怪父母。这次我回来,就是为了让他们放下心理包袱,好好地生活。”(记者 喻芬 黎寒池 实习生 汤惠雯)



责任编辑:李昕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