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明城市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今日柳州|时间:2017-08-03 10:18 来源:柳州日报 评论:0



眼下,争创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正在我市如火如荼地开展。您看,各城区行动起来了,各单位部门行动起来了,各街道(乡镇)、社区(村委)行动起来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参与进来了。龙城正打响一场攻克不文明行为的战斗,这的确是一次没有硝烟的群众战争。


一些人也许认为,创文明城市只是为了争牌子、争荣誉,牌子得了明天走人。我告诉您,这就错了。国家文明城市的确是一块金字招牌,这一荣誉的获得,可以彰显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但是,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重在过程。就是要用文明城市的标准,来衡量、检验、提升人们的文明行为、礼仪规范。这一金字招牌向世人昭示,您是生活在一个文明城市的市民,必须时时处处讲文明、守规矩,讲礼让、会关爱,讲道德、重品行,讲奉献、传新风。文明城市必须颐养文明市民。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市民基本解决了小康问题。从一个家庭的变化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变迁。过去物资匮乏,人们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发愁,哪有精力关注文明素养。如今,人们过上了富足的日子,彩电、手机等基本普及,家庭开始追求时尚和高品位,家具摆放整齐,空气要清新,餐饮要营养卫生,随时打扫卫生,客厅和卧室还摆放植物鲜花,墙上挂几幅字画透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家庭成员衣着开始讲究,不再邋遢不整。说话也文明了,出门注意形象,不再随意乱扔垃圾、乱吐痰。私家车也开始普及,人们开车注意礼让,不乱闯红灯和斑马线。谁人不想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幽的生态环境?谁人不想一日三餐都能吃上健康无害的食品?谁人不想这个社会没有欺诈、没有假货、没有毒害?谁人不想这个世界充满关爱、充满和谐、充满你让我帮的精神?这并不是一个幻想的乌托邦,而是正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真实变化,通过十五年的创文明城实践,这些愿望正通过你、我、他的努力逐步变为现实。


国家级文明城市,有很多的指标和条件,这些指标和条件,不正是我们生活的需要吗?因此,创文明城的过程,就是改善和提高我们生活质量和品质的过程。创文明城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和社会公德,创造一个经济发达、生态优美、诚实守信、安居乐业的社会,打造文明之城、礼让之城、好人之城、和谐之城,实现人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愿望。您看,创文明城还仅仅是政府的事吗?没有你、我、他的共同参与,这一愿望根本不可能实现,创城绝不是一阵风,走过场。




这些年,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创文明城带来的变化,市区空气优良率已接近90%,柳江河水质常年保持三类水质,污水处理率已达80%以上,酸雨率低于全国平均值,森林覆盖率达6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全市各大公园全部免费开放。人们出行更加便捷了,城市更加亮丽了,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社会治安环境不断改善,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和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攀升,柳州也成为广西唯独一个人口净流入的城市。环江滨水大道成为广西最美健身景观大道,25万株紫荆花四月竞相开放,“醉美花城”的美誉传遍全国。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世界铁人三项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等赛事纷纷落户柳州。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广西唯独上榜两项均落地柳州。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一举摘掉了“酸雨之都”的帽子,重塑城市高颜值,成为国内各大媒体宣传推崇的“绿色发展之路”的典范。这些年,“中国宜居城市”“中国美丽城市”“中国最干净城市”等荣誉也让柳州人倍感自豪。我们有理由充分相信,只要全市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每个人都自觉行动起来,向不文明言行宣战,国家级文明城市这一最高荣誉必将落户龙城。(作者 骄子)


见习编辑:陈静

相关阅读: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