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51年!《柳州日报》老报纸为你打开我国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记忆

今日柳州|时间:2017-08-22 21:04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1926年的《柳江日报》,1957年的《柳州日报》、1968年11月2日出版的《柳州日报》号外、1981年1月1日出版的《柳州日报》复刊号……过去的《柳州日报》长什么样?本报社全媒体“粉丝节”“十大活动·百万回馈”之“寻找铁粉”感恩大回馈活动启动后,“铁杆粉丝”们拿出了一批弥足珍贵、颇具收藏价值的《柳州日报》,其中廖六田老师的藏品就让大家惊叹不已。



廖六田为什么要收藏《柳州日报》?他是怎样收藏到这些报纸的?三中路廖六田的家里,两房两厅的居室,木制和铁制的书架上,满眼都是海量的报纸、杂志、资料,尤其是小厅里,四周的墙壁更是被书架占得满满当当,72岁的廖六田说,“收藏报纸跟我的职业有关,收藏的资料已达20万份,而收藏《柳州日报》《柳州晚报》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1963年,廖六田从象州到湖南参军,“我在部队就是拿照相机的。”1981年,廖六田从部队转业到柳州工作,还差点到柳州日报社工作,后来他到了市地志办,每天都在做收集柳州历史资料的工作,这收集就从工作延续到他的生活中,也从职业生涯带入后来的退休生活中。他说,当时柳州很多收藏品,都在五一路的邮电局门面前,他在那里淘到大量的报纸、书籍、杂志、胶木和塑料唱片。“这其中收藏的重点是报纸,越旧越发黄的报纸我越喜欢。而报纸中的重点,又是《柳州日报》。”为了收集更多有价值的东西,他把目光盯在了收废旧的门面上,一旦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就会想方设法收集到,不久,他的名声在外。1993年,一名象州人在翻修老家的房屋时,偶然发现房梁上卷着一张旧报纸,他特意拿到柳州给廖六田看,廖六田花费了四五十元买下了那张旧报纸,“将近是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



由于那张报纸的纸张已经很脆,卷着的报纸很难剥离开,他特意请教了很多专家,经过放置在阴凉处,适当喷洒水,最后他将报纸展开了,在上面,他找到了这张石印版的“《柳江日报》报头、柳州城内四码头”等能证明是柳州发行的报纸证据。还通过史料了解到,《柳江日报》是柳州官办的第一张报纸,创刊时,正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广西省党部有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参加,报社聘请了当时中共柳州支部干事会(1926年7月成立)支部书记陈岳秀、宣传干事罗琴谱参加筹备出版《柳江日报》,并分别兼任评述员和编辑工作。在这张报纸上,可以找到陈岳秀和罗琴谱的名字。



“凡是重要的转折点,都是我收藏的重点。”所以,廖六田收藏了很多具有转折性事件的报纸,比如1966年10月28日套红版《柳州日报》号外,内容是新华社电讯《我国发射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1967年1月7日的造反派“查封《柳州日报》通告”,1967年5月4日《柳州日报》刊发的《向毛主席请罪  向全市人民检讨》。1968年11月2日套红版《柳州日报》号外,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扩大的第十二次中央委员会全会公报”。1977年9月20日《柳州战报》发刊词,1976年10月23日《柳州战报》刊登的粉碎“四人帮”特刊号,还有1981年1月1日的《柳州日报》复刊号。



他说,“这些年收藏报纸,让我见证了报社的发展,比如从《柳江日报》到《柳州日报》,从文革时期《柳州日报》被查封,到《柳州战报》,再到1981年《柳州日报》复刊等历史沿革,还见证了这些年来报社的发展,比如告别铅印、从四开小报到对开大报、从黑白版到彩色印刷,还有《柳州晚报》的创建,如1995年11月20日的《柳州晚报》试刊号,1999年11月7日《柳州晚报》首张‘星期日’刊、首次使用报徽。”他欣慰地说,“跟着柳州日报社发展的脚步,走进新时代。”



廖六田告诉记者,他收藏的《柳州日报》《柳州晚报》,见证了国家大事比如邓小平视察南方、改革开放三十年、邓小平逝世、香港澳门回归等,还有柳州大事,如“8·31”洪水、“7·19”洪水等,还见证了柳州城市建设的发展史,“报纸城建内容,是我收藏的核心重点。”他展开了1984年10月25日的《柳州日报》,《市人民政府想人民所想决定兴建柳江河堤 多少代柳州人的夙愿今天要实现了!》上面有“爱我龙城 建我柳堤 造福人民 永惠子孙”。还有五一路、八一路、龙城路等的修建,他都收藏了当天的报纸。



他也将报纸融入了他的生活,把家事和报纸上的大事联系起来,比如他的老母亲去世、他的孙子出生,他都仔细地将当天的报纸留存下来作为纪念。


“收藏《柳州日报》《柳州晚报》是一个无止境的工作。”下一步,除了一如既往地收藏报纸外,廖六田准备就记者提出的问题——《柳州日报》1967年已被造反派查封,为什么1968年还以《柳州日报》的版面刊出“号外”去作进一步研究。(记者 张晓军)



责任编辑:六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