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大熊猫即将来柳州的时候,很多热心市民给那两只大熊猫起了非常具有柳州本地特色的名字:“一两切”和“二两榨”。实际上目前圈养的大熊猫都有繁殖谱系编号和名字,我市的那两只大熊猫叫做“蜀琳”和“明浜”。
↑↑大熊猫 明浜
↑↑大熊猫 蜀琳
2013年3月,“蜀琳”和“明浜”来到柳州,时间是5年。转眼就要到2018年3月了,两只大熊猫还能继续留在柳州吗?
当然!目前市动物园已经向成都大熊猫基地提交了续约申请,因为大熊猫场馆有新规定,所以我们的大熊猫馆改造项目也在进行中。
等续约申请批准下来,大熊猫就能继续留在柳州了。只不过还是不是“蜀琳”和“明浜”,就说不准了。
说到“明浜”,就不得不提“浜家族”。“浜家族”由14只大熊猫组成,是海外最大的大熊猫家族。除了“元老”大熊猫“永明”和“梅梅”,其余“浜家族”成员均出生于日本和歌山县白浜町的日本和歌山县白浜野生动物园,都带有“小尖脸”的特征。“明浜”就是诞生在日本的旅日归国明星大熊猫。
“明浜”和“爱浜”是“梅梅”和“永明”的最后一对儿女,2006年12月出生。当时的动物园通过公开的方式为这对姐弟大熊猫征集到了7168对名字,最后选定了“爱浜”和“明浜”。姐姐“爱浜”希望被大家喜爱并茁壮成长,“明浜”寓意健康成长,照亮家族的未来。
“蜀琳”与“明浜”相比性格更活泼、更好动、更淘气,体检时还曾抱起地磅“搞破坏”。与它的性格相比,“蜀琳”的名气显得有点低调,知名度不如它的妹妹和弟弟,“蜀蓉”和“蜀云”。
凡是以“蜀”字开头的大熊猫,大部分都出生在四川省。“蜀琳”的妈妈叫“蜀庆”,爸叫“琳琳”,“蜀琳”记录下它爸爸妈妈的名字,还算是“从母姓”。
当然,“蜀琳”和“明浜”有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专职饲养员以及市动物园的专职饲养员照看,所以“蜀琳”只对用四川话喊的名字有反应。
市动物园里除了“蜀琳”和“明浜”,还有很多动物都是有名字的哦~让小编带你们认识一下它们吧!
【羊驼】:贱驼
↑↑↑贱驼
羊驼生性害羞怕人,受到惊吓就会吐出绿色的口水(胃里的消化液)。而市动物园里有一只羊驼特别与众不同,非但不吐口水、不怕人,还喜欢亲近人。无论是喂养它很久的饲养员,还是刚刚到市动物园上班的新人饲养员,只要人进了羊驼的笼舍,它就出其不意地前来“偷袭”——趁你转身的时候用毛茸茸的脑袋蹭你后背。饲养员无奈之下给这只喜欢“偷袭”的羊驼起名“贱驼”。
【袋鼠】:金花、银花、山茶花、月季、玫瑰、老大、龙哥
↑↑↑金花
饲养员给草食区的袋鼠们起了一整套名字,既方便辨认,也方便称呼。其中,“老大”和“龙哥”是雄性袋鼠。“老大”因为体型大而得名。“龙哥”的意思是“独眼龙”,它有一只眼睛是看不见的。
其他以花命名的袋鼠全是雌性袋鼠。其中有一只有白色斑点,斑点底色有点发黄的是“金花”。这些袋鼠的下一代也是有名字的,“老大”和“银花”的女儿去年出生,叫做“银公主”。“老大”和“月季”的儿子叫做“月亮”。
【黑熊】:杜洛克、毛毛
↑↑↑毛毛
市动物园里有很多只经过救助以后送来的黑熊,其中有一只体型比较肥壮,有点像猪。饲养员根据这个特点给它起名“杜洛克”——一个猪的品种名称。
还有一只黑熊在市动物园长大,它小的时候长得很可爱,体型比较小只,好辨认,下肢脚指甲有缺失,于是饲养员给它起名“毛毛”。
【大象】:张波、岩龙
↑↑↑张波
两只大象出生在云南,为了驯化,两只大象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名字是“张波”和“岩龙”,不过只对云南话有反应。
【猴子】:老肥、小肥、矮脚虎、乖乖、疳积佬
↑↑↑乖乖
市动物园的猴子比较多,有时候不好辨认,饲养员只能给其中的几只起名字。其中有一只雄性熊猴,因为它很胖,所以得名“老肥”。它的儿子自然就叫做“小肥”。
一只普通猕猴因为体型矮而壮,手脚都比较短,所以饲养员叫它“矮脚虎”。
有一次,园区内的一只雌性长尾猕猴生产时候难产导致死亡。它生下来的小猴子在猴群中无法存活,于是被饲养员抱到办公室用奶粉喂大,这只长尾猕猴叫做“乖乖”。
还有一些是饲养员根据猴子的特征发散思维取的,比如说有一只猴子体型瘦小,很像得了疳积病症的孩子,所以给它起名“疳积佬”。
除了上面分享的这些,还有梅花鹿六一、露露、东北虎文文等有名字的动物等着大家认识哦,周末约起来,一起去听听讲解员说说它们名字的有趣来历吧!(记者 侯静雯)
见习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