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杆粉丝”坚持收藏报头,一剪剪出10年柳报情缘

今日柳州|时间:2017-08-27 10:02 来源:柳州日报 评论:0

如果说做一件事坚持一个月可以形成习惯,坚持一年称为执着,那么坚持10年就可以说是一种情怀了。在我市,有这么一位真正的“铁杆粉丝”,将《柳州日报》和《柳州晚报》的报头剪下收藏,如今已坚持了10个年头。


覃老收藏的报头


家住西环路中山花园的覃文武老先生今年已经79岁高龄,从1996年起就开始订阅《柳州日报》和《柳州晚报》。不过,覃老有个特殊的爱好——收藏《柳州日报》和《柳州晚报》的报头,从2006年起,每年分月份剪下报头,月底将报头装进袋子里保存下来,不知不觉已经坚持了10年,3650张报头塞满了两个编织袋。


由于年岁已高,覃老的耳朵听话听得不是很清楚,岁月的磨砺也让他忘记了许多事,但唯一忘不掉的是与柳报的情缘。“平时我也喜欢收藏,人民币、民间书画,柳报的报头是我最为钟爱的,也是最骄傲的收藏品。” 


记者来到覃老家中,他将两大袋沉甸甸的用照片袋保存的“宝物”整齐地码放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将一张张报头抽出,“这边是日报的报头,这边是晚报的报头,你仔细看,刊头都有变化,我算是见证了柳报的成长哩。”覃老开心地笑着,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自豪。


说起剪报头的初衷,覃老回忆道:“2006年有一次搬家,匆忙间将收藏了好几年的柳报丢失了,感到非常心痛。报纸太大不易保存,我就想有没有一种方法将报纸永久留存。因为当时很流行剪报,所以我就下决心将每天报纸的报头剪下,用袋子保存好,这样一来既方便携带,又有纪念意义。”


覃老从1958年来到柳州工作,就爱上了看报纸。“当时我在柳州五菱担任车间质量管理员,五菱最早的时候叫柳州动力机械厂,那时有厂报,我就自发报名当厂报的通讯员,写一些厂里、居委会的新闻。到1996年我退休以后开始订阅《柳州日报》和《柳州晚报》,平时也习惯将小区里、街道上的故事记录下来投稿,可能这就是职业病吧。”


不仅剪报头,覃老还将自己在晚报发表的稿件和看到精彩的稿件也一齐剪下。


覃老发表的部分作品


订报20年,投稿10年,退休后的覃老也成为柳州晚报通讯员。《河堤河水是关键》《建个避雨亭好》《订份报纸表孝心》……覃老将社区民生、百姓关注的实事用笔记录下来,连续6年获得柳州晚报优秀通讯员三等奖。


虽年过古稀,但覃老依旧精神矍铄,每天早上5时起床爬鹅山,8时回到家,吃过早餐后便开始看报纸,“报纸是个好东西,很多政策、民生、体育的内容都在报纸里,我们家每个人每天都要看报,有时我的儿子到外地出差,回来都要把出差几天漏看的报纸翻出来看一遍。”覃老有两个儿子四个女儿,子孙满堂,全家人都爱看报纸,“我的小孙女今年上初三,经常跟我一起评报,还是一名小记者呢!”


如今,覃老开始关注农村的发展,“前几年我回到我的家乡百朋镇,看到那里的变化真是大,我现在身体还不错,今年打算再掀起创作的高潮,把家乡附近的乡镇发展历史整理成一个个专题,然后集结成书。”(见习记者 阎翔)



见习编辑:陈静

相关阅读: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