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柳州将打造没有短斤少两变相涨价的城市

今日柳州|时间:2017-09-21 09:18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严肃查处假冒伪劣、虚假广告、价格欺诈等行为,让群众花钱消费少烦心、多舒心。这一点,柳州扎扎实实地做到了。市物价局从“米袋子”“菜篮子”入手,30多年来坚持不懈查处集贸市场价格欺诈行为,如今成效明显,集贸市场文明经商的风气日盛。


市物价局立了一个目标:让柳州成为全国没有短斤少两变相涨价的城市,一个真正的全国文明城市。


摊主主动做好明码标价


坚决查处集贸市场价格欺诈行为
    

“老板,来条鱼。你这个秤准不准呀?”“当然准了,物价部门时不时就来检查,要是被发现吃秤头,会被罚款的!”每天,集贸市场里热热闹闹的,就像老百姓反映的,市职工物价监督站的检查员们每天奔忙在各大集贸市场里,挨个摊点进行宣传、督促、检查。在这样的日常巡查下,集贸市场里短斤少两的现象极少,各摊点的摊主们也自然做到诚信经营、文明经商。
    

能够有这样的成效,是市物价局30多年的努力。早在1985年,我市就成立了职工物价监督站,负责市场的监督工作。该站站长任艳华说,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取消了职工物价监督站,像我市一直坚持下来并持续开展价格监督工作的,几乎没有了。
    

其实,要做好这项监督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以前的集贸市场,不少摊点都存在短斤少两现象,检查人员发现后,要求摊主退还多收款项,并对其处以罚款。但有的摊主不以为然,恶语相向,甚至挥刀威胁检查人员。面对这些不良商贩,检查人员请民警来维持现场秩序,并据理力争,当场说出相关法律条规,责令其整改。长期以来,检查人员与不良商贩“斗智斗勇”,坚决查处集贸市场价格欺诈行为。
    

近年来,我国其他城市频繁出现“天价事件”,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在柳发生,从去年4月开始,市物价局对我市餐饮企业开展了长期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检查组明察暗访了上百家餐饮场所,打击了一波存在价格违法行为的商家,让市民拍手叫好。其中,有6家餐饮企业被罚款,8家被警告,均列入价格失信黑名单。
     

物价部门在集贸市场检查


让诚信之风吹遍全城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如何发动老百姓的力量,让他们一起加入对集贸市场短斤少两现象的监督呢?市物价局又创新了监督手段。
    

为了保证市场交易公平,市物价局和职工物价监督站从2011年12月起,分批赠送公平秤和标价签,截至今年,总共赠送公平秤上百台,明码标价签2万多张。
    

罚款与曝光双管齐下。市物价局在2015年1月开通“柳州物价”微信公众号后,运用互联网+价格监管的思维,将我市51个集贸市场共372个摊点的短斤少两变相涨价行为图文并茂公示给广大市民,并通过媒体曝光。这招打到了不良商贩的软肋。“那家摊点被曝光有短斤少两,不要再去那买东西了。”走在集贸市场里,时不时能听到市民议论的声音,那些被曝光的摊点前几乎无人问津。为了重新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他们也只能“改头换面”,老老实实诚信经营。市场方也进一步加强了管理,短斤少两变相涨价的现象一天比一天少。
    

另外,自2016年1月起,市物价局将查处的各类违法摊点及检查情况录入“柳州价格信用信息库”,进行信用惩戒。
    

据统计,市职工物价监督站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共组织出动了8271人(次),检查各类摊点门面约11.662万个,查处违纪违价摊点2136个,罚款金额累计7.187万元,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算一算,如果没有短斤少两,每个月可以减少支出100元~300元,相当于涨了几级工资呢!”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巩固和完善农贸市场买卖公平、诚信经营的购物环境,物价部门将坚持不懈,让诚信之风吹遍全城,“我们努力,让柳州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短斤少两变相涨价的城市!”(记者 范桢 实习生 吴莹)



见习编辑:陈静

相关阅读: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