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现身广西,他在这里收割亩产“半吨”的水稻!
今日柳州|时间:2017-11-06 18:35 来源:广西头条 评论:0 点击:4379
“‘吨半稻’,三千多斤,不得了,以前是梦,现在实现了!”
昨日上午10点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站在再生稻的稻田中间,看到“头季稻+再生稻”产量突破1500公斤目标,创下新的世界纪录后,发出这样的感叹。
这一天,这位87岁的老人终于在广西灌阳圆了多年来水稻“吨半稻”的梦想。
看到数据后,袁隆平高兴地鼓起了掌,他又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
桂林水稻也甲天下
产生出这份奇迹的稻田,位于灌阳县黄关镇的联德村,是袁隆平院士领衔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基地之一,示范面积3000亩。
灌阳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基地。
6年来,示范基地的种植人员坚持“良种、良法、良田、良态”的“四良”配套措施,以“旺根健体、促源畅流”作为攻关路线,形成了“一季头季稻+再生稻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
2012年头季稻平均亩产900.65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260.78公斤。
村民正在收割稻谷。
2013年至2016年头季稻、再生稻的产量分别为911.27公斤、267.3公斤;961.3公斤、402.16公斤;968.4公斤、514.6公斤;950.6公斤、497.6公斤。去年的“头季稻+再生稻”两季合计平均亩产1448.2公斤,创华南稻区“一季稻+再生稻”高产记录,也是当时的世界高产记录。
示范基地亩产连年创新高,赢得了袁隆平频频点赞:“桂林山水甲天下,水稻也甲天下”,“可以把灌阳的栽培技术推广到广东、湖南、重庆、浙江等地”。
亩产1561.55公斤再创新纪录
昨天,袁隆平今年第三次来到灌阳,他的目标就是再创纪录。
袁老一下车,就查看起稻子的情况。
11时12分,测产专家组拿出了准确数据:2017年再生稻亩产达到了552.1公斤。在袁隆平略显颤抖的宣布声音中,现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加上头季稻的平均亩产1009.45公斤,“一季稻+再生稻”首次实现1500公斤的目标产量,达到了1561.55公斤,再次创下新的世界纪录,也圆了他的水稻“吨半稻”梦。
拿着稻穗饱满的再生稻,袁老笑容满面,多年的亩产吨半梦终于实现了。
看到数据后,袁隆平高兴地鼓起了掌,他又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
“一个人一年600斤(稻谷)够了,现在我们一亩田1500多公斤,两分田就可以养活一个人了!”看到这样的结果,袁隆平由衷感叹道,并写下了“灌阳再生稻甲全球”的题词。
袁隆平写下了“灌阳再生稻甲全球”的题词。
大家争着跟袁隆平合影。
再来看看这个创造了世界新纪录的丰收场景
为了保证测产的准确性,村民们收割都显得小心翼翼。
村民们喜气洋洋地把稻子挑出稻田。
村民们正在脱粒。
经过去杂,才能得出精确的数据。
经过去杂,才能得出精确的数据。
见习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