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柳州市志(1991-2005)》全面成稿

今日柳州|时间:2017-11-20 12:46 来源:柳州晚报 评论:0


19日,记者从柳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方志办”)获悉,《柳州市志(1991~2005)》完成编纂,计划于11月底提交正式评议。

    

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治世修史,鉴古以知今。历代以来,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视地方志的编纂。我市《柳州市志(1991~2005)》编撰工作亦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担任主修,从2007年9月启动,至今历时十年才最终修成。十年磨一剑,可见此项工程的艰巨与浩繁。
    

《柳州市志(1991-2005)》是上部《柳州市志》(七卷本)的续修,分舆地、政治、经济(上)、经济(下)和人文5卷,总篇幅近245万字。该志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持,部门配合、地方志部门组织编纂”的工作机制进行编纂。至成稿之时,参与此项工作的市直各部门、驻柳中直、自治区直属部门达100余个,10个县区全力配合;参加撰编人员达数百人。由于人才缺乏,力量有限,市方志办还动员了我市社会上一批知名文史学者、专家参与编纂。新志稿将于11月28日、29日召开的评稿会上,接受来自自治区和市一级专家的全面“会诊”。


据市方志办负责人介绍,与往志相比,新志稿有几个新特点:首先,在体式上恢复传统,采用从古代到民国期间普遍采用的纲目体,使全志层级简省、归属灵便。据悉,这是在广西第一轮、第二轮编修的综合地方志书中唯一采用此体式的。其次,新志稿注重反映新时期变化。比如重点关注在“八五”至“十五”3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市从五区两县拓展为四区六县而产生的直接效应等。再次,新志稿突出地方特色。比如工业方面,尤其注重了产品、企业和体制变革的记述;赏石文化方面,为突出此期间热点,志稿特设了《赏石》专目加以记载等等。(记者 赵伟翔)



责任编辑:李昕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