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午10点,市环境保护局召开2017年解决噪声扰民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9月4日起,全市范围内开展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环保专项整治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在加大依法惩治环境违法行为的同时,重点引导建筑施工工地科学施策、文明施工及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截止2017年11月1日,全市共接到建筑施工噪声投诉1602起,出动4945人次,立案查处违法夜间施工案件31起,罚款31.4万元。
【各城区政府积极开展噪声扰民专项整治行动】
经过3个月的集中整治,各城区的整治工作均取得一定的成效。
【城中区】
城中区的金沙角是噪声扰民较为严重的区域,经过整治,金沙角区域酒吧数量从原来的8家减少至4家,边界噪声均达到国家标准限值。截止2017年11月20日共接到群众对金沙角小区噪声污染投诉32件,均能及时受理、处理和回复,投诉处理率、办结率为100%。另外,城区财政投入15万元修建了景观花坛,增设健身器材,以此引导市民转变娱乐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民娱乐需求与噪声扰民之间的矛盾。
【鱼峰区】
城区环保局组织辖区内的25家建筑施工单位召开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并对其中3家投诉量较大的施工企业进行了约谈,对其中4家造成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单位进行行政处罚,有效遏制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问题。
城区行政执法局对屏山大道、东环大道、西江路等重点路段和建筑工地进行重点监控,查处占道经营、渣土运输车辆违法行为,整治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4000人次,执法车辆1000台次,口头教育2500余起,下发整改通知400余份,处理数字城管投诉及市民投诉150余起,共计查扣违法行为200多起。
城区公安分局对五岔路口小游园及驾鹤小桃园公园进行重点整治。对辖区群众反映的社会噪声电话举报线索都安排警力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置。
【柳北区】
开展夜市专项整治行动,对红碑路金茂园夜市、白沙路、北雀路周边违章夜市开展夜市专项整治行动。各单位共出动60人次,检查单位21家,对10家单位现场提出了整改意见。
对壶东大桥西面引桥底露天卡拉OK表演进行整治,坚决打掉了投诉严重噪声源。
对群众反映强烈或噪声敏感区域的建筑工地进行专项整治,对恶意排放噪声、超标排放和严重扰民的企业从严处罚,共处罚违法施工单位7家次,罚款9万元。
【柳南区】
先后对天鹅湖一带夜市、民鑫市场、谷埠街片区沿街铺面商业活动和酒吧、KTV娱乐场所等开展了噪声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对辖区工地夜间施工情况进行联合督查。在监管手段出硬招的同时,加大对业主宣传教育的力度,签订责任状,将污染问题责任到人,强化了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和责任落实问题。
【柳江区】
城区公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队出动120人次,对拉堡的文化宫广场,乐都大道、龙怀路夜市街、兴国大道夜市街、兴隆大道夜市街、金岭大道夜市街等进行整治;城区公安分局联合区环保局组成检查组,对辖区内社会生活噪声扰民问题进行排查;城区环保局对辖区内建筑工地进行全面的监督,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整治成效总结】
(一)噪声集中整治期间投诉及处置情况
综合环保举报热线1236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12319、110指挥中心等投诉热线的投诉数据,我市在噪声集中整治期间平均每月投诉量为1433件,较噪声整治前的月均1654件,下降13.4%。其中,城中区的噪声月平均投诉量下降11.4%;鱼峰区的月平均投诉量下降35.6%;柳南区的月平均投诉量下降9.9%;柳北区的月平均投诉量上升37.5%;柳江区的月平均投诉量下降14.3%。由此可见整治效果最好的三个城区分别为鱼峰区、柳江区、城中区。
(二)开展居民满意率调查活动
为更客观的反映噪声扰民专项整治工作集中整治阶段的工作成效:
微信和纸质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4294份。从调查情况看柳州市民对噪声集中整治工作满意档次占52%,不满意档次占17%,其他情况占31%。大部分柳州市民对噪声整治工作基本上满意,同时也有少部分市民对噪声整治工作不满意,对整治工作满意率最高的两个城区分别是柳北区达65%,鱼峰区达62%。
环保投诉热线12369投诉电话回访调查活动共抽查回访电话75个:从抽查情况看在噪声集中整治期间工业噪声投诉满意率为100%,施工噪声投诉处置满意率为89%,社会生活噪声投诉处置满意率为87%,其他方面噪声投诉处置满意率为100%,由此可见,柳州市民对噪声集中整治期间投诉处置还是非常满意的,总体满意率达89%。其中,柳北区和柳江区噪声投诉处置工作较为出色,满意率均达到了100%。
在回答记者提出环保部门是否摸清噪声污染规律,得到一些经验总结时。
该局环境监察支队副支队长罗振回答:噪声污染要从源头抓起,要把规划做得合理,并严格执行。对高噪声企业要加强监管,以严管促守法。对违法延续施工的类似严重行为,查处一件,重罚一件。出现不达标情况,会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在重要时期,例如中考、高考期间,环保部门将与教育、公安等部门进行联动,保障考生不受噪声污染影响。通过安置噪声监控仪,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存在较大噪声污染的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管,出现问题环保部门人员也可及时出动,为居民拥有不受噪声污染的休息时间保驾护航。(记者 吴祉婧 实习生 唐靖琳)
责任编辑: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