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10多亿的地,不搞地产种绿草,柳州让国内媒体纷纷点赞
今日柳州|时间:2018-02-08 21:17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2 点击:3413
日前,我市马鹿山公园北侧两块共205亩的商业和商住用地不搞房地产开发,转为绿地使用,将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据介绍,这两块地周边地价已经达到600万至800万元每亩,这样算下来,这205亩地价值10多亿元。
价值10多亿的商业和商住用地,不搞地产种绿草,让柳州再次在全国炫了一次幸福感、获得感。

数十家网站转载报道
《广西日报》2月4日头版刊发《柳州大手笔为市民“留绿”/205亩黄金宝地变休闲绿地》,报道称,我市马鹿山公园北侧两块共计205亩、价值超过10亿元的商业用地转为绿地使用,打造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周边住户纷纷点赞。
该报道还配发短评《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落到实处》,盛赞我市“留绿”的气度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实实在在的具体体现。

报道刊发后,各媒体纷纷跟进
《中国青年报》2月6日刊发:《广西柳州为百姓“留绿”/市中心200亩商业用地不搞房开改种绿草》。报道称,柳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长期注重为百姓“留绿”,着力提高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如今,市民走出家门不超过500米就有休闲绿地,街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更为市民增加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


《广西日报》2月7日二版刊发评论:《城市留绿 余荫子孙》。评论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城市留下一抹绿意,虽然城市短期收益是少了,但为子孙留下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而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本身就是发展生产力,因为市民身体健康、心情舒畅,创造力迸发,经济也会更加活跃。据统计,柳州市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近11万人,是广西唯一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的城市。人口净流入为柳州增强了发展动力与活力,这与该市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宜居度不无关系。

新华网“新华网评”栏目2月7日刊发评论《为城市“留绿” 为后世“留荫》。评论称:城市管理者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心中有民”,不仅要考虑城市“脸上有光”,更要考虑市民“心中有感”。应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担当,敢于追求“潜绩”、善于为城市“留绿”。看似为城市“留绿”,实则为百姓“留福”、为后世“留荫”,惠及子孙后代。为城市“留绿”,政府有所舍、民生有所得,赢得的是民心、赢得的是赞誉、赢得的是拥护,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我市长期注重为城市“留绿”、打造宜居环境
750亩地用于新建紫荆花公园、160亩地用于建设工业博物馆、市区黄金地段102亩地建街心公园……而今的柳州,市民走出家门不超过500米就有休闲绿地,街头四季都有不同的鲜花盛开,特别是每年四月25万株洋紫荆绚烂绽放把城市装扮成“花海”。
除此之外,免收城市路桥费、公园免费开放、道路临时停车1小时免费等让利于民的举措,更为市民增加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
见习编辑:周洋光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