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在柳侯公园发生碰撞,双方家长却打了起来!

今日柳州|时间:2018-02-28 16:57 来源:柳报传媒微报 评论:1

“另一个小孩把我的小孩撞倒了,其家长不仅不管,还和我吵了起来!”





近日,城中巡警大队五一警务站民警接到李女士的报警电话,称在解放北路柳侯公园某游乐场处,她和一名孩子的家长发生了争执,双方还起了肢体冲突,希望民警前来处理。


微信图片_20180228164649.jpg


民警赶到现场了解到,双方起争执,是因为报警人李女士的儿子和另一名小男孩在柳侯公园某游乐场内玩耍时,不小心撞到了一起,并摔倒了。李女士上前查看儿子情况时,另一个小孩的家长却没有出面处理。当时,李女士就拉着另一个小孩出来,打算教育一番。在一旁的曾女士看见了这一情况,便赶紧出来制止吴女士的行为。


原来,曾女士是该小孩的奶奶,她觉得孩子玩耍发生碰撞只是小事情,孩子又没有受伤,不必大惊小怪。两人随即开始争论,且争吵越加激烈,继而矛盾升级,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无奈之下,李女士便拨打了报警电话进行求助。


微信图片_20180228164654.jpg

(网络配图)


了解情况后,民警现场分别对双方的处理方式与态度,进行了批评教育。因双方情绪激动,依旧互不相让,民警便将双方带回了警务站,分别做双方的思想工作。经过民警2小时地耐心劝解,双方态度有所转变,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两人最终握手言和。


微信图片_20180228164701.gif

一遇到孩子的问题,

为什么大人们就都不能淡定解决了呢?!


这类的事情时有发生:


事件①:


2017年8月8日晚上,黄女士和丈夫带着4岁的儿子小明(化名)到城中区某商场三楼去画画,当时店内还有不少小朋友。其间,小明和其中一名4岁男孩小鹏(化名)发生冲突,两人争抢玩具并互相推搡,小鹏的母亲王女士看见后急忙将两孩子拉开,同时向小明头部打了一巴掌,随后带着小鹏离开现场。


小明被打后,号啕大哭,黄女士和丈夫急忙上前安慰,并带孩子回家。回家后,黄女士给小明洗澡,发现其后脑勺有一个肿包。担心之下,她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初步诊断是脑震荡。


为了查出究竟是谁打了小明,9日,黄女士来到画画中心查看监控录像,发现是王女士下的手。通过画画中心,黄女士联系到王女士。“医药费和后续费用,你要赔偿6万元!”黄女士称,王女士打伤孩子后,耽误孩子上培训班,这部分费用理应赔偿。但王女士觉得费用过高,不同意。


因为双方达不成统一意见,他们又来到柳东派出所。在民警的调解下,王女士愿意赔偿3万元,最终黄女士也同意了。


微信图片_20180228164705.jpg


事件②:


微信图片_20180228164709.jpg

视频中,小女孩的妈妈一直在道歉,

而小男孩的妈妈则显得不依不饶,

不停歇斯底里地咆哮着,

全然不顾老公在身边劝慰、

儿子也已经被吓哭。


那么问题来了,孩子吵架打架了,

聪明的家长怎么做?


小孩闹纠纷,

聪明的家长怎么护犊?


微信图片_20180228164714.jpg


一.  家长不要着急过度干涉


家长应该首先弄清楚打架的原因,让孩子有正确的是非观,然后先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合理的解决方案。如果是自己不对,家长应明确指出孩子的不对之处,然后引导孩子主动向对方赔礼道歉;如果是对方的不对,家长也应引导孩子自己找出解决方法。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家长可以创造一些情景,比如:在好吃的蛋糕只有一块的情况下,教孩子如何控制情绪、表达想法,和平解决问题。


三. 教会孩子适度保护自己


如果孩子的权益受到侵犯,要让孩子据理力争,但是方法要适度,攻击别人是不可取的;对经常欺侮人的小朋友,可以采取回避的方法,或向教师、家长反映情况,让成人介入。


无论是孩子打架,还是父母打架,

都会影响孩子性格成长,

家长既不要让孩子当“狼”,主动挑起事端;

也不要让孩子当“羊”,失去自保能力。

因此,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

要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度”,掌握正确的做事方法。


你希望孩子将来懂得如何爱人、家庭美满,那你就先好好去关爱自己的爱人,让孩子在你身上学会爱人的方法,让孩子成长于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有一句话说:父母恩爱,是最好的家教。就是这个道理。


责任编辑:吴莹

相关阅读: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