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坚守一线岗位的身影最美丽,致敬用双手建设美丽柳州的劳动者
今日柳州|时间:2018-04-30 18:36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点击:2150
劳动最光荣,明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祝我市广大劳动者节日快乐。在我们身边,在平凡的岗位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劳动价值,创造幸福生活。在“五一”前夕,记者走进身边平凡的劳动者,记录一双双勤劳的双手,致敬用双手建设美丽柳州的劳动者。


莫文将:双手“智造”五菱宝骏神车
莫文将是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车身车间特聘专家级技师。1997年进入该公司工作,一干就是21年。21年来,他从一名汽车焊装工、班长、工段长成为为一名专家级特聘技师。他的双手曾因焊装多次被烫伤,手上留下了许多伤疤;他的双手也参与制造了全国驰名的五菱和宝骏汽车。当公司面临乘用化升级转型,要建设一条用于生产乘用车的自动化生产线,车间将该重任交到莫文将手上。对于一名焊工出身的工人来说,自动化设备是全新的产物。莫文将和团队攻坚克难,从破土动工到正式建造完成投产,整个项目只耗时8个月的时间,使得车间自动化率提高到了72.5%左右,大大提升了五菱和宝骏汽车生产效率。2016年,莫文将荣获“柳州工匠”荣誉称号;今年,莫文将又获得了“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林振德:卖鱼双手冬天生冻疮夏天长沙虫
42岁的林振德从16岁开始跟随家族卖鱼谋生,妻子莫莲华嫁给他后也跟着一起在青云菜市摆摊卖鱼。每天早上四五点,林振德就出门去农贸市场要鱼;中午一两点匆匆吃午饭后又要去农贸市场要鱼,一天需要跑好几趟。在菜市里,夫妻俩的鱼摊生意还算不错,老顾客源源不断。但由于每天都要抓鱼、切鱼、洗鱼,手一直浸泡水中,夫妻俩的双手都不同程度的受伤,切鱼的时候经常被鱼刺刺伤,冬天生冻疮、夏天长沙虫是夫妻双手的真实写照。林振德说,就是因为卖鱼双手才变成这样。但这份收入是家庭的重要经济支柱,通过夫妻俩起早贪黑的努力,在青云建了一栋楼房,日子越过越好。“谋生的活,忙点累点好的咧!”莫莲华说道。


冼育春:双手牢牢“挡住”污染源
冼育春是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污染源监测科科长,他是我市的“环保卫士”。他和科室同事日常工作就是负责保卫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源、土壤,监测全市重点排污单位。他经常战斗在高空,冒着热辣的高温,攀爬高耸的烟囱,扛着五六十斤的监测仪器和采样设备,穿行于企业排污口,奔走于河流山间。为了监测企业排放废气是否符合排放标准,冼育春要通过烟囱外的旋梯爬上平台对废气进行采样监测,采样枪从烟囱取出来时的温度可高达一两百度,即使戴着手套,穿着长袖衣服,手被采样枪烫伤的情况时有发生。污染源监测这份工作注定了他每天要与废水废气打交道,哪里最脏,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冼育春表示,即便脏了自己,但能保卫柳州的碧水蓝天也是值得的。


韦秋花:一年至少用烂12副手套
48岁的韦秋花是市绿化工程处东堤游园南段养护班班长,从事绿化养护工作15年。从蟠龙路到沿江路,韦秋花一个人就需要负责约六七千平方米的绿化养护工作,除杂草、施肥、淋水、病虫害防治、做树盘、扫落叶等都是她的工作职责。每周上班六天,每天上班8小时,这份工作注定需要在外风吹日晒雨淋。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韦秋花每天都要戴着手套保护双手,但即便如此,最长一个月时间也会用坏一副手套,一年至少更换12副手套;如果是种树补苗,几天就会用烂一副手套。工作虽辛苦,但韦秋花说,自己是柳州花园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以前道路两旁只有路树,现在增设了绿化带和公共休闲小游园,城市环境越来越好,每天工作挺开心。
记者 冼冰 黄蕊
责任编辑:韦树朗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