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螺蛳粉产业“快车”,柳南区山湾村的豆角种出了“螺蛳味”

今日柳州|时间:2018-06-02 22:06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真没想到,平常不起眼的豆角,竟让我们农户尝到了‘螺蛳味’,走上了致富路。”5月31日,记者在柳南区太阳村镇山湾村看到,一排排近两米的豆栈整齐排列,颗粒饱满的豇豆垂在绿油油的藤蔓间,头戴草帽的妇女们麻利的采摘、打包,一筐筐的往面包车上装运。当地农户告诉记者,近期阳光降水充沛,让豇豆迎来了收获期,而与前些年不同的是,这些豇豆不是运往菜市场,而是专门提供给附近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最终成为螺蛳粉的原材料。


穿行在田间摘豆角.jpg

穿行在田间摘豆角

收获的喜悦.jpg

收获的喜悦


“搭乘螺蛳粉产业‘快车’,开始种植豆角的农民越来越多,让我看到了种植螺蛳粉原材料的市场前景。”柳州市绿翠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股东覃尚喜在山湾村承包了200亩的土地专门种植豆角,他告诉记者,前些年,山湾村的农民以种植韭黄、红薯菜、佛手瓜等作物为主,但规模小且销量不稳定。而这一两年太阳村镇打造螺蛳粉小镇,山湾村建立起了面积500亩的豆角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以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通过螺蛳粉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签订螺蛳粉原料生产订单,由企业提出产品种类和生产标准,合作社负责统一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并为农户提供农技服务,产出的螺蛳粉原材料由合作社以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保底价收购。既解决了农民种植产品的销售之忧,也解决了企业原料收购不稳之难,每年还能为豆角种植户带去额外4000元的利润,让当地村民走上致富路,这也柳南区发展螺蛳粉原料生态种植基地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穿行在田间摘豆角2.jpg

穿行在田间摘豆角


记者从柳南区农水局了解到,在太阳村镇的螺蛳粉原料生态种植基地,除了豆角之外,还大规模发展优质水稻、甜竹笋、螺蛳等农产品种养6500亩,基地核心区覆盖百乐村、太阳村、山湾村、新圩村等四个行政村,辐射带动周边8个行政村近2万亩耕地。目前,太阳村镇有农产品初加工企业8家,可年加工大米、蔬菜13万吨,其中酸笋、酸豆角可年加工2万吨。


将豆角挑选捆好等待企业前来收购

挑选饱满豆角.jpg

挑选饱满豆角


据了解,2018年由柳南区政府安排1000万元作为奖补资金,对规模化种植甜竹笋、豆角、螺蛳生产基地、生产设施设备等进行补贴,政策扶持力度大,原料生产规模得到了快速扩张,今年5月有4个基地获得了市级首批螺蛳粉原材料生产示范基地的认定,带动了全区螺蛳粉原料生产基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未来三年,将着力建成万亩竹林、千亩豆角生产基地,与螺蛳粉产业链关联企业协同发展,助推螺蛳粉小镇建设,为乡村振兴提效增速。


记者 阎翔


责任编辑:韦树朗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