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茶、果汁……这些没喝完的饮料放一天还能喝吗?

今日柳州|时间:2018-06-16 18:40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一个夏天下来,

谁还没喝过几瓶饮料?


微信图片_20180616183151.gif


有很多时候喝不完,

随手放在一边,

什么时候渴什么时候拿起来,

接着喝!!!


如果,你真的经常这样做,

那么下面这个实验

你有必要看一下


日本的一档节目对6种常喝的饮料做了一项实验。将它们打开喝一口后放置24小时,然后去测它们的细菌含量。结果,每一种饮料当中的细菌含量都特别惊人。


微信图片_20180616183209.jpg


在平均气温20℃、平均湿度79%的房间里,24小时细菌增加数量的检测结果如下:


绿茶:600个到490个

(绿茶中的儿茶酚,有抗菌作用,造成细菌数量下降。)

水:600个到1100个

大麦茶:600个到3700个

可乐:600个到249万3800个

纯橙汁:600个到250万3900个

牛奶咖啡:600个到517万5900个


消息一出,

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和疑问,

为什么饮料的细菌这么多?

还可以喝吗?

今天就详细地和大家说一说!

微信图片_20180616183218.gif


喝过一口后细菌繁殖为何这么快?


细菌繁殖得如此之快,非常正常。因为饮料(食物)在密封包装阶段属于真空状态,经过开盖和饮用之后很容易接触到嘴里或者空气当中的细菌;然后在后续的存放过程中,只要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以及适当的养分,细菌当然会迅速繁殖。


微信图片_20180616183223.gif


饮料当中富含糖分物质,如果是牛奶和咖啡,还会含有部分蛋白质物质,而这些恰恰是细菌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另外,实验所处的环境是平均气温20℃、平均湿度79%,这也正是绝大多数细菌的适宜繁殖环境。



开盖后的饮料还能不能喝?

开盖后的饮料,细菌繁殖如此迅速,很多人怀疑这样的饮料是否还能饮用?


其实,任何微生物想要产生致病作用都要达到一个量的限定。对于我们正常情况下饮用的“量”(很少),就算喝掉存放24小时之后的饮料,相对问题也是不大的,而且其实很多人都这样做过。


微信图片_20180616183230.jpg

当然虽然问题不大,从根本上来讲,并不建议大家这样去做。因为饮料毕竟不是建议你常喝的饮品,假设有人大量摄入也不免会带来危害。



如何降低细菌危害?


首先,根本上来讲,并不建议各位“喝饮料”。甜饮料喝得越多,离龋齿、肥胖、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疾病就更近了一步。


其次,如果非要喝,最好少量饮用。饮用的过程中最好要倒在杯子里喝,避免交叉污染,传播细菌等微生物。


最后,未喝完的饮料请密封冷藏保存,而且要尽快喝完(不超过12小时)。当然最好是饮用小包装饮料,现喝现开,避免剩余。


生活中应如何预防?


生活中有很多食物都会存在类似的问题。夏季温度升高,湿度较大,细菌繁殖速度非常快,一不小心就会导致食物腐败变质,很容易被感染肠道传染性疾病。


微信图片_20180616183237.jpg


1. 养成好习惯,特别是饮食(水)卫生。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卫生和清洁,养成良好的习惯,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定时洗澡,勤换衣物,避免自身微生物滋生给身体带来的隐患。


2. 饮食需谨慎,不吃“生食”。


任何食物在吃之前一定要烹煮并且要熟透,特别是对于一些海鲜类产品,都要加热完全才能食用。对于隔夜的剩饭菜一定要科学冷藏,吃之前要彻底加热。


3. 喝水要注意。


白开水一定是最靠谱的选择。另外,请拒绝饮用“生水”,不使用不卫生的餐具,不用不干净的水刷牙漱口、清洗餐具和食物。


微信图片_20180616183243.jpg


4. 定时煮沸消毒。


对于家庭使用的餐具要进行合理的杀菌消毒,使用之后应该洗净并且干燥完全再去存放。


5. 储存食物要分开存放。


生熟食物区别对待,冰箱当中分层储藏,避免交叉污染。案板、刀具以及各种餐具都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致病微生物进入身体。


微信图片_20180616183249.gif


夏天天气比较炎热,

大家要多注意卫生哟!


来源:柳报传媒微报


责任编辑:吴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