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追踪|柳州多个区县蚕虫不吐丝,原因初步判断疑为桑叶被污染

今日柳州|时间:2018-06-21 08:35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自进入到5月份以来,我市部分养桑蚕区县都不同程度发生了桑蚕不吐丝结茧的异常情况,给蚕农们造成了极大损失。灾情发生后,记者曾深入去到受灾区县进行走访调查,并采访了相关部门及专家,但就这一异常情况出现的原因,各方始终没有一个明确说法。不过近日事情有了新的发展,6月19日下午,记者从市农业局经作科了解到,桑蚕吐丝异常的原因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结果——疑为桑叶被污染所致。


桑蚕被打包上农用车

  

“桑蚕不吐丝结茧的异常情况,经过调查,原因初步判断为疑似不明污染物污染桑叶,造成桑蚕发生生理机能障碍所致。”市农业局经作科科长王石坚告诉记者,我市饲养桑蚕的区县每年都会出现桑蚕不吐丝结茧的异常情况,原因也一直无法查清,只是今年的情况较为严重。今年的主要受灾区县分别是鹿寨县、柳城县、融安县、融水县以及柳北区和柳江区,出现异常情况的桑蚕合计8059.5标准张,占全市4、5两个月累计养蚕量的2.52%,损失鲜茧228.63吨,经济损失1046.79万元。

  

灾情出现后,农业部门来到受灾区县,帮助蚕农对出现异常情况的桑蚕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跟踪指导蚕农后续饲养工作,建议蚕农适当减少养蚕张数。目前,受灾区县的桑蚕业已基本恢复正常。期间,市农业局共抽取了5个批次40个样品,送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检验。检测结果排除了蚕种的问题,初步判断是桑叶被污染导致桑蚕无法吐丝结茧,但污染物尚未确定。而对于一种说法称,桑叶受污染是飞喷(即无人机或飞机喷洒农药)所致,王石坚表示,这一说法还有待证实。

 

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我市主要从事飞喷作业的是广西科虹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该公司此前曾在融安县部分乡镇进行过飞喷作业。19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古亭大道上的该公司,就桑叶是否是因飞喷受污染进行了采访。

  

“我们确实在一些县区进行过飞喷作业,但在那些我们没有进行飞喷作业的地方也出现桑蚕异常的情况,因此我觉得不能确定是我们公司的飞喷作业污染了桑叶。”该公司一名负责人周志和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说道,公司今年4月开始飞喷作业,目前仅在融安县的大良镇、鹿寨县县城附近和柳城县的东泉镇进行,所用的药剂根据每个地方的不同需求而有所不同,并且保证药剂含量不会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周志和告诉记者,现在一些村民也会自己使用无人机或者雇请其他人员来进行飞喷作业,很多飞喷所用的药剂也都能够在市场上购买得到。不能排除污染源是来自这一方面。不过周志和同时表示,如果经相关部门证实,桑叶污染是因他们公司飞喷作业所致,他们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记者 覃乐维


责任编辑:韦树朗


【相关新闻】


蚕虫不吐丝,损失超40万元,柳城县的桑农怀疑桑叶被污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