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五菱各车间班组长,50%来自市交通学校;中职升本中,市一职校被区重点大学录取人数连续6年蝉联广西中职学校第一;西南五省铁路方面人才多来自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不少学生刚入校就被企业订下……
在2018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市夺得200多项奖项,获得44项代表全区迎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资格,成绩斐然。以此为契机,近日笔者走访了我市多所高职、中职院校,感受各职教校园中腾起的工匠精气神——
各高职、中职院校积极开展以赛促学、校企融合,通过高质量的教学、设备配备完善的实训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将工匠精神和柳州工业精神融入职教学子的血脉之中。
回首往昔峥嵘,柳州职校走出了丘柳滨、侯树德等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技能大师;如今,柳州职校就业火爆,职业教育“柳州模式”走上国际舞台;未来,一批又一批的职校学子,将进入我市各行各业,成为工匠担当、技能精英,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打造万亿工业强市提供人才基础。
一批又一批的实用型技能人才,走出职校走上岗位,他们的高素质为我市职业教育积累了口碑。那么,各高职、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秘诀是什么?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技能功底扎实,实训是关键。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不仅开设了近百个学生社团和150多个第二课堂让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还建成了11个实训基地(其中3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均配备紧跟产业前沿的设备。其中,6个经营性实训基地在着力培育创新创业、实用型人才的同时,年产值达3000万元。

1987级烹饪专业毕业生倪铫阳,先后开设柳州菜饮食文化博物馆,创办的广西味之坊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从进入市一职校钻研美食,到如今成为柳州市美食联盟协会会长、“柳州十大创业之星”,他一直在为“将柳州菜打造成为柳州的一张名片”而努力。
市一职校二年级学生陈浩民、覃嘉杰在今年国赛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中获得了团体赛的二等奖。据了解,该校通过技能竞赛建立各系竞赛组织,组建“教练团队”“教练辅助老师”“智囊团”“后勤保障团队”等全力为比赛服务。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将产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职业文化、民族文化融入校园与课堂,通过推动实景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建设,完善技能竞赛制度,不断打通人才培养通道,使学生的技术技能可通过不断深造得到发展。该校还通过每年的深度调研,形成就业质量观测和专业就业前景的“大数据”,为高质量培养人才、人才就业保驾护航。

刘坤是2013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曾多次获得全国、全区技能大赛奖项,是当年我市优秀毕业生代表。2015年底他发挥专业特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事业小有规模后,他又主动参与学校活动,帮助学弟学妹。
学校利用技能大赛的先进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专业设置,同时还积极推进实训基地的创建与发展。“根据大赛使用的先进设备,新建、改建、扩建特定的实训基地,为老师和学生打造最完善的教学与训练环境。”市二职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们比学赶超,练就了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该校二年级学生温春红今年获得国赛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三等奖。
柳州市交通学校
市交通学校则将国学教育融入职业教育,对接产业,结合行业、企业的需求及学生的资质禀赋,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灵活设置同类专业提高班及跨专业特色班,培养多种类型的、专长各异的应用型人才,形成人才培养特色。该校还运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学生、学徒、准员工”三段式育人机制,让学生在师傅的带领下入企学文化、顶岗练技能。

柳州市交通学校1998级学生,现任柳州市五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校期间,罗德妙就已表现出对中华文明礼仪的喜好。参加工作后,不断在自己喜好的领域创业、开拓,现任一家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罗德妙说:“是学校让我了解到自己的爱好与专长,给予我不断前进的力量,它就像灯塔一样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学校里怎么开了一家4S店?原来,这是柳州市交通学校与东风柳汽合办的“风行汽车营销学院”及“售后故障诊断和故障件鉴定中心”,学生们可以在此学习和实训汽车营销、汽车维修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以汽车类专业见长的交通学校,积极与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企业合作,开办“订单班”“冠名班”。企业提供生活补助、奖学金,由专业技术人员授课,为学生提供企业制服,渗透企业文化,学生毕业即成为企业员工。“我们学生实习期的工资都不低于3000元。吸收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就相当于帮助一个家庭脱了贫。”该校副校长韦家壮介绍。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今年,AHK(德国工商大会)上海办事处确定重点推进“中德广西(柳州)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中心”建设。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柳工合作共建沙特卡坦尼学院,拟于2018年10月开始招生;与乌克兰国立基辅大学、敖德萨国立理工大学在多个科技领域达成合作共识。

“想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心神、抵得住诱惑。”回顾自己从一个职校学生成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的历程,丘柳滨这样坦言。他曾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得金奖,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评丘柳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秉承“让学生成为企业的首选”的使命和“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实施“国际引领、内涵升级、六化并举,建成特色鲜明高职名校”发展战略,不断向“成为受人尊重的高职名校”的愿景奋力迈进。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在刚刚举行的国赛中,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有19支队伍代表广西参赛。截至目前,该校在国赛中已经夺得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和9项三等奖,成为区内参赛队伍最多、获奖数量最多、成绩最好的高职院校。

勤奋、努力、钻研,是李桂平总结他由一个普通的货运火车司机成长为铁路首席技师的三大法宝。李桂平1983年毕业于铁职院内燃机车专业,一步步成为全路首席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5月,“李桂平电力机车司机铁路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南宁机务段揭牌。目前,工作室申请的3个节能降耗项目已获得铁路局立项批复。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被誉为铁路行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摇篮、中国西南地区的“铁路黄埔军校”。该校以轨道交通类专业优势为抓手,坚持“强调服务、强抓质量、强固技能、强化特色”的办学理念,打造“火车头”品牌校园文化,形成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以岗导学、服务基层”的办学特色,为我市乃至全区培养出大批高技能人才。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精神,伴随企业“走出去”。该学院不仅成立了“中印尼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学院”“印中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教育培训中心”,还在印尼设立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必利达分院,成为广西首家在境外设立分院的高职院校。

“我很享受做空间设计的时间,看着原本贫乏的房间变身为风格各异的空间,很有成就感。”如今在一家装饰公司担任设计总监的何应清,从城职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干着“老本行”。他曾获2016年新桂系最佳软装奖、2017年中国软博会龙承奖、2017年ID+G金创意奖国际空间设计大赛十大优秀设计师奖等荣誉。
“国际化、民族化”两化并举是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办学特色。该校充分利用中国-东盟搭建的教育平台,通过国际化办学项目的开展,深入推进与东盟国家的区域合作,精心培养大批共建“一带一路”人才,形成面向东盟国家的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和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高地。
记者:荣瑶 韦斯敏
见习编辑:李明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