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学期的到来之际,国内各大传媒的焦点似乎在一夜之间纷纷瞄向了学生书包里奢华的“三件套”(手机、电脑、相机)。但记者走访我市各大高校却发现,整容已成为了学生们的第四个“新宠”,甚至部分家长还将整容送给孩子当“开学礼物”。

校园中公开的秘密
随着整容技术的逐渐成熟,人们对整容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它不单受到成年人的追捧,也是不少青少年对美的追求。而不少家长更是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在假期间带着孩子去整容。13日,记者相继走访了我市多所院校发现,有整容经历的学生并不少。
“纹眉、割双眼皮、打瘦脸针已经是小儿科了,有些同学还去隆鼻、削骨,整容已经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大家都会经常讨论推荐好的整容医院,然后一起去做。”学院路某高校学生佳佳(化名)告诉记者,为了变美在脸上动刀是值得的。

资料图片
正如佳佳所说,记者在先后走访了学院路、柳东大道、官塘大道等路段上的5所高校后发现,微整形现象已不是个例。
官塘大道某高校大二学生刘丽(化名)告诉记者:“我们宿舍4个女孩,有3个脸上动过刀,楼下有个宿舍的女孩子全部都整过容,其中还有2个女孩是贷款整容的,这都是公开的秘密了。”
在刘丽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与其同宿舍的慧慧(化名),高耸的鼻梁、深深的双眼皮是她们脸上整容的留下的“美丽痕迹”。
“假期里是妈妈带着我去做了微整形,女孩子都会爱美,就像一些男孩子贷款买手机、买车子一样,都很正常。”子涵(化名)表示,整容已经成为了时下女孩间流行的消费方式。
业界里潜在的规则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人吹捧的美丽观正加速催热着我市的整容市场的发展。在我市多个繁华地带,各所整形美容机构的宣传广告占据了都市大街小巷,它不仅形成了街景,更凝聚了爱美女性的目光。14日,记者我市多所整形美容机构进行走访。

资料图片
记者首先来到城中区某医院的美容整形中心,但在中心的大厅里,并没有看到前来就诊的学生。“好多学生都在暑假里整完了,那时我们的医生每天都从早忙到晚,中心的病床都不够用。”该中心的整形设计师语熙(化名)说。
语熙表示,暑期整容的高峰是6月底到8月初,高峰期间一天最多要接待40名以上的顾客(包含注射类整容)。“现在的学生一般是暑期之前就咨询好,一放暑假马上去做手术,一个月的恢复期过后也就开学了。”
“我女儿是名艺术生,为了让她的外表更完美,趁着假期带她来做个微整形,当做给她的礼物。”家住柳北区景秀园的陈女士告认为,在看脸的时代里,孩子的长相对求学和求职都有莫大的帮助。
14日,记者跟随陈女士来到当初为其女儿整形的柳北区某整形医院了解到,学生群体的整容的平均年龄在18至24岁不等,甚至有少数为16、17岁的学生也来整容。
随后,记者又相继走访了柳南区、鱼峰区、柳北区多家整形医院发现,目前整容的“主力军”是18—35岁间的女性。“我们会根据各人的需求提出相对的整形方案,学生一般做的项目预算在几千至几万元不等,当然我们这也有0分期0首付的学生贷款供学生选择。”柳南区某家美容整形医院负责人表示,为了方便学生整容,整形医院与一些贷款公司合作已成为业界的“潜规则”。
同时,该名负责人还表示未满18岁的学生在有监护人的陪同下也可进行整容手术。
整容后面临着风险
目前,我国众多作坊式的小美容机构,购假贩假,导致客户出现脸颊僵硬、肌肉歪斜、五官变形等毁容案例在新闻媒体上屡有发生,今年7月,广州一女子因整容手术失败起了跳楼的念头,爬上白云区齐富路一9层建筑物,幸得消防人员赶到及时成功解救;2017年4月,安徽亳州市魏武大道上,一女子因整形失败,与整形医院交涉未果后,欲跳楼自杀。消防官兵到场后,趁女子不备果断冲上前,3秒钟将其救下,解除危险.....消费者受骗上当事件层出不穷。

资料图片
据业内人士介绍,想要降低整容遇到的风险,可从以下五个技巧辨别。一看医院规模;二看手术流程;三看价格;四看正规药品在包装盒上都会有国家批文;五看资质,是否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治疗医生的《医师资格证》和《执业医师证》,这些资质缺一不可。
“一些国家规定,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禁止抽脂、隆鼻、拉皮、削骨及隆乳、割双眼皮等美容手术。但是在我国,目前对于整形美容手术尚无明确的年龄界限。”该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追求变美是一种合理需求和权利,但学生利用暑假扎堆整容,既有弥补个人容貌欠缺的现实需求,同时肯定也夹杂了诸多美容机构各种营销宣传的潜在诱导,无论如何我都不建议学生通过提前消费,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因‘校园贷’而自食恶果的学生网上也时有曝光,希望学生们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与价值观。”原市卫生学校老师彭丽华告诉记者。
记者 文鑫豪 实习生 林怡
责任编辑:陈静
见习编辑:苏宝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