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念做打”演绎民族内涵,柳州“戏曲进校园”覆盖率已达100%!

今日柳州|时间:2018-09-30 10:42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手把团扇轻舞,戏曲水袖飞扬;念白文韵独特,唱腔意境深远……


28日下午,随着专业戏曲老师一场精彩的水袖表演,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柳州日报社承办的2018年柳州市戏曲进校园骨干教师培训班在柳州日报社正式落下了帷幕,130名身着戏曲服、脸画着戏曲妆容的教师们用实践的成果为这一次的“教学课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GetAttachment (6).jpg


GetAttachment (5).jpg

为期三天的“戏曲进校园”艺术骨干教师培训结束


通过柳州日报社全媒体平台观看了本次戏曲培训汇报演出后,许多老师感叹:三天的“戏曲文化”之旅,意犹未尽,满心欢喜。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在一场“唱念做打”的文化修身中得到畅快淋漓的感悟,让自己更加明白了“文化自信”的含义。今后将身体力行将这颗在柳州日报社结下的“文化”种子带入校园,让它开出更加灿烂的文明之花。


传播戏曲精髓  弘扬传统文化


本次戏曲进校园骨干教师培训班活动,是我市全面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培训的130名教师来自我市各县区124所的中小学校,并邀请了国家二级编导、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戏剧系主任朱清强副教授及其团队来柳授课。


三天的课程安排得行程满满。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白天认真学习戏曲站位、手型、步伐与组合,水袖与团扇组合,以及戏曲念白、唱腔的训练。利用晚上的时间,探索钻研花旦妆、小生妆、花脸妆的化妆技法。


GetAttachment (3).jpg

老师现场教授戏曲化妆


“戏曲有四大基本功——‘唱念做打’。但我们这次主要以戏曲身段、把子基本训练,戏曲化妆训练为主。学员们学得都很认真,通过最后的汇报展演,基本达到了培训的预期目的。”朱清强表示,“学戏先做人”,戏曲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提倡“戏曲进校园”,但真正全力推广和行动的城市其实并不多,柳州在这一点上却是实实在在的。


朱清强说,自己感受到柳州“戏曲进校园”的实干,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培训面的全覆盖。本次戏曲培训报名人数远超130人,除了舞蹈老师,其他学科的老师参与培训的比比皆是;其次是戏曲与校本课程的相结合,柳州“戏曲进校园”覆盖率已达100%;最后是宣传氛围浓郁。本次培训由柳州日报社协办,戏曲培训的信息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宣传,戏曲的内涵和文化通过全媒体平台得到了广泛关注。


GetAttachment (8).jpg

戏曲技能身段课


“推进戏曲进校园需要各方的通力配合。老师是戏曲进校园的桥梁,宣传是文化弘扬的载体,老师的言传身教,媒体的着力宣传,才能在校园培育起浓厚的文化氛围。”本次培训展演编导柴门森副教授表示。

 


营造浓厚氛围  助力文明城市


通过此次培训,一些老师对戏曲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戏曲进校园’活动我们学校从去年开始筹划,今年初已正式启动。”柳州铁二中学陆雨桐老师在学校教授舞蹈课,对于此次戏曲培训她坦言让自己对国粹文化、对舞蹈有了更深的认识,“戏曲的台本都反映了一种精神和美德,现在的学生更倾向于在互动中学习,这次培训让我对如何给同学们传播戏曲文化有了更多的想法。”


GetAttachment.jpg

训练戏曲团扇、折扇、绕扇组合


“今年以来,我市按照‘一课一百三化’的工作目标全面加强戏曲进校园工作,着力打造戏曲‘一校一品’特色学校。目前已在各县区确定了17所戏曲特色师范学校,通过文艺院团、戏曲专业人员与师范学校结对子,加强戏曲师资力量建设,组建学生戏曲社团,并将戏曲教学课程纳入学生常规教学计划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艺术教员邓颖贞表示,针对学校戏曲教学资料缺乏的现状,我市还专门研发了一套“戏曲进校园”戏曲精品欣赏资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演出以及戏曲摄影作品校园巡展等活动。同时与市属媒体联动开展戏曲宣传,在全社会营造起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


“一直以来,柳州日报社在发挥好主流媒体引领舆论、服务中心工作的同时,也积极承担传承文化的责任。今年我们承办了全国报业大调研成果高峰论坛暨百家媒体社长总编看柳州活动,通过东盟全媒体记者研修班考察活动积极向外国友人传播柳州的本土文化。参与‘戏曲进校园’活动是我们的一次成功探索,今后还将更进一步参与到文化传承和弘扬活动当中,为推进柳州文明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柳州日报社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廖冠华   陈健明


责任编辑:罗    妙

见习编辑:麦菊芬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