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了!这些东西千万不能随意借,损失的不只是钱…

今日柳州|时间:2018-10-22 15:01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在日常生活中

难免会遇到有朋友问自己借东西

但是

无论你们之间关系再好

这五件东西都要慎借

否则出了什么事后悔就晚了!


01


私家车借给他人:


四种情况车主需承担法律责任!


微信图片_20181022145826.jpg


  相信有车一族一定经历过“借车”窘境。朋友向你开口借车,你是借还是不借呢?借吧,怕刮着蹭着,不借吧,又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实际上,随意出借机动车给他人确实要承担很多法律风险,一旦发生事故你可能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遇下面四种情况,借车人也得承担法律责任!


1.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


2.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3.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


4.其它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即使借车也要“分人”,借给靠谱的人,心里会很踏实,即使发生了事故,对方于情于理的也会负责到底。切记不可为了一时的面子,发生事后扯皮的事情。


02


身份证借用:


小动作,大风险


微信图片_20181022145830.jpg


  借用身份证会有很多潜在的危险,如他人使用你的身份证办理信用卡、过户车辆、注册成立公司等,如果信用卡恶意透支、车辆出车祸陷入法律纠纷、公司欠债破产等,都会给身份证的原主人惹上不少的麻烦,破财甚或承担法律责任也是有可能的。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规定,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至于民事责任,如果明知道借用人是办理信用卡而出借身份证,那就存在过错,而且属于“明知道他人以自己名义”从事民事行为而不予否认的情形,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对于借用人的办卡行为并不知情,办卡人就属于无权代理,属于冒用他人名义从事民事行为,应当由其自行承担还款责任。



●妥善保管本人身份证件,谨防丢失盗用。


●不随意出借身份证,谨防不当使用。出借身份证,既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也可能造成为委托别人处理事务的表现,将承担相应的责任。


●复印件不可随意使用、丢弃。身份证复印件最好用蓝色或者黑色的笔标注,注明此身份证仅用于办理何事、仅可使用一次、再次复印无效等等语句。


●遗失身份证后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补办新证,作废原证,并注意留存证据,以便陷入纠纷时有证据可查。


●发现被冒名后,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依法维权。


  此外,涉及到个人信息的证件、文件,例如护照、驾照等等最好都不要外借,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03


手机:


庞大的隐私库,慎借! 


微信图片_20181022145833.jpg


  以前的手机只能用来打电话、发短信,而现在的智能手机俨然是我们庞大的隐私库,里面有我们无数的聊天记录、照片、浏览记录等等,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曝光一些不想让别人知道的秘密,十分尴尬和懊恼。


  此外,大多数人的手机软件常常捆绑银行卡、开通支付宝等跟钱有关的业务,如果他人借用手机,请一定要小心,谨防“丢钱”。


  特别提醒,即便是二手手机,也应该在完全处理好之后,再借出。


  警方提醒,如今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电子钱包,切记保护好隐私,不要轻易借给他人使用。


04


医保卡外借:


属于违法行为,家人也不行


微信图片_20181022145836.jpg


  也许有些人不知道,医保卡借给别人使用,实际上相当于骗保。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因为医保统筹基金里的钱是广大参保人的钱,你把卡借给没有医保的人使用,说白了是在骗取医疗保障金。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背负刑事责任。


  我们知道,投保前需要健康告知,如果你的医保卡曾经借给他人使用,留下了医疗记录,保险公司会默认这是你的过往病史。


  虽说每家保险公司的核保策略不同,但为了降低风险,避免理赔纠纷,部分保险公司可能会出现拒保。已经投保的,也可能遭遇拒赔。在申请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会再一次对过往病史进行核查,如果不凑巧发现你的医保卡里有相关病史记录,会认为你没有如实告知病情,对后续的理赔产生不利影响。


05


房产证:


最好不要外借


微信图片_20181022145839.jpg


  借不动产权证的情况有多种,可能是朋友想要拿去注册一个公司,或者是租户说借来申请住房补贴等。但以下风险请一定注意防范。


风险一:被借去抵押贷款

  还是那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你的不动产权证被借去抵押贷款,而相关人员到期又没有还上贷款,那你就要负连带赔偿的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他到期没有还上贷款,银行将有权对抵押物作出处理,或进行拍卖、转让等,以此获得的款项作为偿还借款人所借款目。


风险二:不知情的状况下被调包

  现在的造假技术很高,千万别高估自己的鉴别能力,况且大部分人对借出去再还回来的东西并不设防。借房产证,尤其是借原件,千万要注意。



小编觉得还有一样是不能随便借的


微信图片_20181022145841.jpg


大伙儿觉得还有什么不能借呢?

欢迎留言


来源:柳州发布



责任编辑:陈静


相关阅读: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