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著名笑星刘全和、刘全利:现在柳江两岸特别美,这个城市宜居

今日柳州|时间:2018-11-09 15:24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刘全和、刘全利给自治区成立60周年送祝福


在曲艺界有这样一组搭档,一样的浓眉,大眼,嘴角微扬,他们是“快乐双黄蛋”:刘全和、刘全利。


“大家好,我是哥哥刘全和!”“大家好,我是弟弟刘全利!”今天晚上,中国曲协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笑”走进柳州专场演出将在柳州文化艺术中心举行,这对为喜剧而生的双胞胎将会给柳州人民带来什么样的精彩表演呢?


刘全和、刘全利给柳州人民送祝福


今天上午,两位喜剧表演艺术家接受了柳州日报社全媒体的采访。


记者:听说两位大师昨天就已经抵达柳州了,还去看了柳州的夜景,对柳州的印象怎么样?

 

刘全和、刘全利:我们已经来过柳州很多次了,昨晚在窑埠古镇非常感叹,以前对柳州的印象就是工业城市,有汽车、两面针、钢铁,还有双马电扇。现在柳江两岸有山有水特别美,变化非常大,城市规划建设好,很宜居。

 

记者:像“送欢乐”这样的文化惠民演出,两位大师也一直坚持在做,这些年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刘全和、刘全利:像我们这样的文艺工作者,经常到祖国各地走走,看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也希望用更好作品来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如今经济发展很快,精神文化得跟得上,我们希望所有人都能在经济、精神方面双丰收。


如今,经济发展这么好,对我们文艺工作者也提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现在我们也有自己幽默滑稽系列专场演出《哥俩乐翻天》,希望有机会把我们的专场带来柳州,让柳州人民一起乐开怀。

 

记者:今天晚上的演出,将会给柳州市民带来怎样的精彩作品?


刘全和、刘全利:今晚我们将带来近几年比较好的作品,幽默小品《哥俩拍电影》,一个不着调的导演和一个不着调的摄像拍一部不着调的电影。笑的语言都是相同的,我们将通过生动肢体语言为大家带来欢笑。

 

记者:两位大师年过60,仍活跃在舞台上,非常不容易,是什么让你们一直保持初心,创作出这么多精彩的作品?

 

刘全和、刘全利:我们俩艺术生涯已有48年,一直在舞台上驰骋,给大家带来欢乐,是我们的责任。同时,我们也一直在努力,不敢落后。我们是双胞胎,这就是特色,我们将这一特色与艺术、技术、创作等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创作出很多有意思的作品。如今,时代发展得快,作品要与时俱进,和时代相吻合的作品才能有生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创作的欲望,身上的东西都被挖掘光了,一个作品出来之后,下一个作品不能重复,还要颠覆,是比较难的。 我们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文化有厚度。一个演员最后拼的就是文化底蕴。你有没有文化底蕴,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老百姓都看得出来了。

 

记者:如今在喜剧热的大环境,两位大师看来,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刘全和、刘全利:在前段时间全国滑稽比赛研讨会上,我们就探讨过,能开怀大笑的作品就是好作品吗?一个好的作品分为四个阶段:搞噱头、滑稽、幽默与智慧。充满智慧的作品才能大家拍手叫好,要让观众觉得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同时还要有观众“想不到”的情节,第一个“想不到”还不行,第二个“想不到”也不够,有了第三个“想不到”,作品就成功了,老百姓才接受这样的作品。在现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段子手”搞笑套路广泛运用,更要求我们文艺创作者静下心,踏踏实实、规规矩矩的搞创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让大家满意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181109151949.jpg


人物介绍:


刘全和、刘全利是中西幽默艺术精华兼收并蓄的双胞胎喜剧表演艺术家,已成为国内外幽默滑稽艺术舞台上不可或缺喜剧明星。在国内外比赛中荣获金奖及多种奖项,多次代表中国出访国外;曾参加央视春晚、奥运会闭幕式的演出活动,还有国内外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40多年的艺术生涯,独特的艺术,幽默诙谐喜剧表演,风靡了世界70多个国家和观众。他们的作品有《照镜子》、《摄影者》、《修路灯》、《橱窗模特》等经典幽默哑剧。


微信图片_20181109152418.jpg

 

记者 周枳伽


责任编辑:六六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