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以人为本,人以城为家。为了家园更加美好,团结一心向全国文明城市奋进,早已成为400万柳州儿女的共同目标。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12个测评项目,90项测评内容,188条测评标准,无不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要实现这些刚性指标,不仅需要工作激情,更需要深入分析短板弱项,扭住重点,强力突破,拿到突破创城叩门之匙。20日,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第二次考评结果新鲜出炉。其中,鱼峰区、市行政执法局、民政局、市妇联分获各组排名榜首,这些文明单位何以拿到如此高的评分?他们以哪项文明工作为突破口“破题”成功?21日上午,记者分赴这四家单位,探究其高分秘籍。

鱼峰区:真抓实干,让创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2018年是争创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局之年,鱼峰区再次掀起一股创城之风。在该城区,16万份《文明城市知识问答》小册子,载着文明知识传播和创城宣传的责任,飞进千家万户;2000多平方米的主次干道公益宣传内容全部更新、补充;200多项创城督查通报及群众反映的问题被迅速整改……鱼峰区通过真抓实干,让创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让文明之花开遍大街小巷。
“鱼峰区开展的各项活动和措施,并非一时兴起,都有长达几年的积累。”鱼峰区宣传部副部长谭胜利介绍,在全市5名全国道德模范中,就有3人出自该辖区。该辖区还连续8年开展“美德好少年”评选,常年开展“感动鱼峰人物”评选,通过评选星级“文明社区”、开展“德行鱼峰”八大行动等,以及各乡镇、街道、社区、学校和企业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居民崇德向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
创城不仅得到了该辖区居民的关系和积极支持,居民们也在创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据了解,截至今年10月底,鱼峰区共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600余场次,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鱼峰区还成立了公益联盟,志愿服务在这里百花齐放,凤起社区和龙擎苑社区相继获得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通过开展“百日大行动”等,屏山小区等老旧小区焕然一新了,五里亭菜市等农贸市场整洁靓丽了,白云路等道路干净平坦了……如今,各社区还相继开设少儿书吧,“随便借,诚信换”,文明、诚信、阅读的风尚通过孩子带入家庭,通过社区蔓延至全辖区。

市妇联:创城工作常态化 层层分解来落实
近日,第十一届柳州市五好家庭和2018年柳州市“最美家庭”正式揭晓,我市91户家庭获表彰,营造了优良家风人人传承的社会氛围。这是市妇女联合会创文明城工作常态化的生动写照。
“在第一次考评结果出炉后,我们总结教训、对症下药、攻坚克难,我们立足基层,围绕争创全国文明城目标,做到干部培训月月学、志愿活动月月行、主题活动月月有、家风宣传周周报。”市妇联副主席胡君兰表示,今年以来,市妇联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把创城工作常态化,不仅每月集中干部职工学习创城相关文件精神,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还结合妇联实际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城主题活动,每周通过微信公众号弘扬家庭正能量,让各项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落地生根”。
在创城工作中,市妇联明确“一把手”工作机制,把项目指标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和业务部门,及时有效地抓好各项创城工作的开展。同时突出关爱妇女儿童、保障妇女权益的特色,开展“紫荆护蕾”“粉红馨爱”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范围内评选“最美家庭”“五好家庭”,开展家事课堂、婚姻家庭及法律咨询,将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延伸到基层。截至目前,共开展家庭教育讲座167场,受益人数达2.25万人次;婚姻家庭纠纷实地调解286件,网上调解12件,调解率达100%。

行政执法局:将集中整治与建立城市管理常态化相结合
敢于挑起干难事、解难题、敢啃硬骨头的创城“主力军”重担,充分发挥解民忧、破民愁、为民服务的“城市管家”优良传统,是近年来市城管部门结合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契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真实写照。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唐作斌告诉记者,城市管理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城市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城市文明程度与市民幸福指数,要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创城工作中当好“排头兵”,必须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即从当前急需解决的而且立竿见影的日常城市管理问题着手,提高智能化管理服务水平,加大日常整治与管理力度。
据统计,全市城管部门分别于2015年7月21日至今年11月14日查处车窗抛物案件合计20818件;今年以来查处人行道非法停车合计立案1728件,结案1733件(含去年案件今年结案5件); 2016年至2018年10月共查处扬尘类案件10111件;今年以来查处门店跨槛经营立案2560件,结案3090件(含去年案件今年结案992件)……一串串数字背后,是我市城管部门唯旗必夺的士气、分秒必争的干劲、创则必成的决心。
同时,今年10月份欧阳岭、南环路垃圾转运站项目开工建设,我市垃圾转运能力将大幅提升;2017年新建、改建135座公厕均已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预计2018年底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市新建改建市政公厕36座的任务;今年8月正式启用,每小时可“吃掉”150吨建筑垃圾的城中区静兰村沈家田移动式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基地……基础设施的档次与水平正在不断加深提升。
“城市管理服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将集中整治与建立城市管理常态化结合起来,才能推动城市管理向规范化、秩序化发展,为百姓创造文明和谐的家园。”唐作斌表示。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
民政局:用民政力量书写文明城市故事
民政工作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最接地气的“民心工程”。
创城工作启动以来,民政部门紧紧围绕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不断完善创城工作机制,结合社会救助,志愿服务、创城宣传等工作,用民政力量书写文明城市故事,营造社会组织诚信守法环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民政人文环境。
特别是今年以来,市民政局组织开展好“我们的节日”活动,用爱国教育、文明教育诠释“民政精神”。牵头组织开展了清明节、烈士公祭日及重阳节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清明节期间,市烈士陵园共接待群众2万多人次,讲解100多场次;烈士公祭日当天,市四家班子领导、柳州军分区领导和社会各界代表共1100多人在市烈士陵园纪念碑广场隆重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市民政局与市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举办2018年柳州市最美孝心人物、最美孝德家庭评选暨“敬老月”活动。
与此同时,还在全市推出的“政府+未保专干+社工+义工”未保工作创新模式,率先在广西实现县(区)未保社工服务全覆盖。投入300多万元,继续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模式,依托全市14个社工服务站,开展困境未成年人危机干预工作。今年以来,开展个案服务265例、各种小组活动104场、大型社区活动62场,未保专干培训会20场,帮助265名困境未成年人走出困境。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龙城人民因为出色的民政工作而生活得更加幸福……。”市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丽波说,民政工作人员始终在一线奋斗着,不仅仅是因为“创城”,更是为建设“智慧柳州、魅力柳州”而戮力。
记者 荣瑶 韦斯敏 帅君 文鑫豪
责任编辑:韦树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