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柳州是中国第三大汽车城?这篇文章告诉你

今日柳州|时间:2018-12-13 08:29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国民神车,柳州造

无论是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部车

还是现在随处可见的“小E”

每一款“神车”的背后

几乎都离不开柳州制造的身影

微信图片_20181213081918.gif


柳州作为第三大汽车城,到底有多大?用通俗易懂的话告诉你,柳州人均产车1.25辆,居全国榜首。柳州是中国唯一拥有一汽、东风、上汽和重汽四大汽车集团的城市。


微信图片_20181213081925.jpg


作为中国车市“神话”般的存在

国民“神车”五菱宏光

以睥睨天下之势纵横中国车市

无论从市场保有量还是口碑来说

五菱宏光确实是中国车市里的独一份


该车自2010年上市至今,连续八年霸占着MPV领域销量排行榜冠军。 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内蒙古到西藏,可以说有车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


微信图片_20181213081931.jpg


这个时候

发布君就会想起头文字D里的

那句经典台词

神以前也是人,只是做了人做不到的事!

所以成了神。


微信图片_20181213081933.jpg


2017年5月

五菱观光车成为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故宫接待国宾的唯一指定观光用车!

☟☟☟


微信图片_20181213081936.jpg


很多柳州人的目标就是

买一辆五菱神车!

☟☟☟


微信图片_20181213081939.jpg


正因为神车频出

柳州成为了中国人均产汽车最多的城市

每天有2000多辆柳产车

乘火车发往全国各地!

场面实在太壮观!


微信图片_20181213081943.jpg


柳州汽车工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微型车到乘用车、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从低价位到中价位、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背后有哪些故事?


广西第一辆汽车在柳州下线


上世纪60年代末,全国再次迎来“汽车热”,当时的自治区革委会提出生产汽车的要求,柳农主动请缨。不过当时广西各地主动要求生产汽车的厂家很多,好强的柳州人为抢抓机遇,于是柳州农业机械厂和柳州机械厂便立即组团前往南京,考察、研制、生产。


当时研制驾驶室时,工人先用铁丝和木头扎成架子,糊上纸做成模型,反复征求意见,经历上百次修改,最终才设计出适应广西地理环境的驾驶室。可接下来又是没有专用模具的难题,于是工人就在地下挖出模具样坑,硬是用大锤一锤一锤敲打出整个驾驶室。打制驾驶室、压制大梁、备齐配件……工人们夜以继日迎难而上,终于可以总装了!


最终,经过柳州10多个单位选派的技工们的共同协作,1969年4月2日,第一辆“柳江”牌汽车终于诞生了。同年9月30日清晨,10辆“柳江”牌汽车浩浩荡荡开到南宁,参加国庆20周年盛典。除了柳州1933年自行设计、研制的木炭车,“柳江”牌汽车成为广西第一辆现代意义上的汽车,柳州乃至广西汽车工业发展也就此开启新篇章。


微信图片_20181213081948.jpg

1969年产出广西第一辆“柳江”牌汽车


微信图片_20181213081950.jpg

1969年柳州生产的10辆“柳江”牌汽车开赴南宁为国庆20周年献礼


微信图片_20181213081953.jpg

第一辆“柳江”牌汽车


微型车热销国内外


提起上汽通用五菱,大家第一想到遍布大街小巷的五菱面包车(俗称“高顶篷”)。这种上得了高速,下得了烂路,载得了人,拖得了货的神车,就是中国式的“微面”。


不过,在“五菱”转型微车前,它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却是鲜为人知的。从新中国的成立到如今,五菱汽车一直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脚步。


微信图片_20181213081958.jpg

柳拖建厂初期,工厂领导和五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商讨工厂基建情况


1981年,除了一汽、二汽外,全国就已经有了大大小小的150多家汽车厂。1980年初,中央农机部军工局引进一台日本三菱小货车,组织国内相关厂家研究攻关,并非汽车系统的柳拖自然被排除在外,但柳拖人还是因此发现了日系微型车正符合当时国内对低端客运、货运车型的强烈需求。


于是,头脑活络的柳拖领导顶住压力,购入了一辆三菱Minicab(L100)微型车,对车辆拆解后,工人对零件逐一进行手工测量绘图,仅用了三个月,就于1982年1月由工人手工打造出了LZ110试制车,当时命名为“万家”牌。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另一“微车之王”长安厂当时也在对铃木轻型卡车进行拆解和仿制,但最后还是选择与铃木合作,借鉴铃木Carry系列车型,于1984年11月推出了长安牌SC112微型厢式货车和SC110微型载货汽车。而就在1个月之前(10月),“五菱牌”LZ110微型货车已经通过国家技术鉴定。在短短两个月里,这款小车就卖出了2300多辆。


微信图片_20181213082004.jpg

LZ110型微型汽车


正是由于打了这个“时间差”,曾经岌岌可危的“柳拖”,转眼间被国家计委和机械工业部指定为中国四大微车定点生产厂家之一,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微信图片_20181213082006.jpg


当然,“山寨”并不符合“柳拖人”长远发展的追求。1985年,柳州拖拉机厂正式更名为柳州微型汽车厂(简称柳微),并正式引进三菱技术,成功实现了转型,当年工厂实际生产汽车4224辆,实现工业总产值7323万元。


微信图片_20181213082010.jpg

网友在美国抓拍到的一辆五菱老车


自此以后,LZ110的销量开始以每年近20%的速度提升。1998年12月,五菱汽车的产销量达到10万辆,位居国内微车行业第一;1999年7月13日,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微信图片_20181213082012.jpg

1999年生产的LZ1010P微型货车


微信图片_20181213082016.jpg

五菱LZW1010SD微型货车


微信图片_20181213082019.jpg

1999年8月23日,五菱汽车第50万辆下线


四大汽车集团落地柳州


迈入新世纪,为突破发展瓶颈,广西决策层不惜将广西汽车集团75%的股权无偿转让给上海汽车集团,促成与上汽集团、美国通用汽车(中国)公司的“中中外”联合。正是这个被广西人称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大胆决策,成就了后来的“五菱传奇”。


微信图片_20181213082023.jpg


如果没有上汽通用五菱年产量高达上百万的贡献,上汽集团就不可能在国内傲视群雄,美国通用的业绩表,也会失色不少。


1981年,柳汽加入东风集团,2003年又进入东风与日产合资成立东风有限公司;1994年,柳州特种汽车厂并入一汽集团;2001年,五菱加入上汽大家庭,次年又与通用联姻;2008年,柳州运力也正式加入中国重汽集团。


当前,柳州拥有国内东风、一汽、上汽、重汽四大汽车集团的生产基地,加之上汽通用五菱的股东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五大汽车集团在中国西南这座城市和睦共处共同发展,如“四轮驱动”带动着柳州工业发展。


微信图片_20181213082026.jpg


有意思的是,虽然在资本上被外来资本所控制,但柳州汽车并没有完全丧失原有的品牌:“五菱”“宝骏”“景逸”“风行”,都是自主品牌哦。


人均生产汽车最多的城市


2009年,柳州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成为国内第三个、西部第一个汽车年产突破100万辆的城市,成为中国第一个市区人均生产一辆汽车的城市。


2014年,柳州汽车生产量突破200万辆,成为继中国长春、上海、北京、重庆第五个汽车年产量突破200万辆的城市。


2015年,柳州汽车产量突破230万辆,占全国比重9.7%,国内城市汽车产量排名由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


2017年,柳州市汽车产量达到253.5万辆,占中国比重的8.7%,居第三位。相当于市区每人每年生产1.25辆汽车,柳州因此被称为“人均生产汽车最多的城市”。

微信图片_20181213082031.jpg

 李斌/摄


加快布局新能源


近年来,柳州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广西汽车集团是广西首家获得新能源车生产资质的整车企业,从2003年开始研制纯电动观光车。柳州延龙汽车在2008年底开始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重点进行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微信图片_20181213082034.jpg


近两年,上汽通用五菱和东风柳汽均有新能源汽车发布上市。今年年初,2018国际新能源汽车用户评价与应用创新研讨会在柳州市举行,柳州市“政企联动”三级工作机制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与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做法,与会嘉宾广泛认为其具有推广和借鉴的价值,“柳州模式”站上世界舞台。

回首往昔岁月,从1933年第一辆木炭车研制至今,时间已过八十三载,汽车产业作为柳州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见证的不仅是一代代产业工人留下的造车精神,更是这座城市得以飞跃向前的律动与光景。


来源:柳州发布


责任编辑:六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