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山西、青海、吉林等地密集发文,将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有些已明确基础养老金上调金额,并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
自2005年起,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已实现14连涨。多位权威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就目前我国的政策取向和制度设计来看,明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仍将上涨,上涨幅度将维持在5%左右。
今年3月26日,人社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此后,各地加快制定实施意见。
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以及基础养老金有望再上调
从2019年1月1日起,广西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丧葬补助金最低标准提高至人均不低于600元,由自治区全额给予补助。
对于2019年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提升
不少地方已率先作出安排
★青海
从2019年1月1日起,对65周岁及以上的参保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的基础养老金。
★山西
从2019年1月1日起,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档次和最高缴费档次分别调整为每人每年200元和5000元,并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人员适当增加缴费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也在加速启动
这对于提高居民养老待遇
也是一大长期利好
记者获悉,人社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工作的通知》已于日前印发。地方上也正在加快行动。

★云南
已经启动从16个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中归集50亿元,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工作。
★陕西
各县(市、区)2018年12月15日前,将2017年各市、县(市、区)居民养老基金决算基金不低于30%的滚存结余集中到省财政归集专户,由省人社厅、财政厅按程序代各市、县(市、区)委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
未来居民养老金待遇提升的前提是基金支付能力。规范缴费、投资增值、扩面征收、提高统筹有助于“开源”。合理待遇增长、减少违规早退、杜绝冒领多领等有助于“节流”。
政府养老金主要起“保基本”作用,建立正常调整机制是把“保基本”落实到制度化轨道。当前养老金改革中心向多层次和可持续转移,扩大养老金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覆盖面仍是焦点所在。
来源:柳州发布
责任编辑: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