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2018年12月27日晚,在高新路某小区(金色世纪小区)内一居民被狗咬伤,辖区派出所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前往现场进行处置。经了解得知:钱某在小区内遛狗时,未牵好狗绳,导致犬只失控咬伤居民(一名14岁的女中学生)。经民警现场协商,犬主预支伤者诊疗费2000元,同时也表示愿意承担后续治疗费用。
经公安民警和街道社区干部的多次协调努力和思想动员,在养狗主人的支持配合下,多次伤人恶犬已于29日晚23时左右被捕杀。
下一步,城中区将对辖区小区居民养狗情况进行摸底排查,主动介入,提前预防和清除养狗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加强小区居民养犬的管理,严肃查处违章犬、无主犬。
来源:“品质城中”微信公众号
【16:10】
今天下午,记者了解到,经过各方共同对钱某做思想工作后,钱某同意将咬人的大狗自行送走。
记者 覃乐维
27日晚上10时多,金色世纪小区发生惊魂一幕:14岁的小沈在下晚自习回家途中,被小区居民饲养的大狗扑倒、撕咬,导致身体多处严重受伤。而让人气愤的是,该“恶犬”此前已多次伤人,居民们意见很大却无可奈何。

14岁的小沈被小区居民饲养的大狗扑倒、撕咬,导致身体多处严重受伤
事实上,我市在10多年前就出台了有关养犬管理办法,但监管仍难以奏效。那么,我市对犬只的管理情况怎样?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养犬管理难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小区惊魂 同一恶犬多次伤人
27日晚上10时40分许,家住金色世纪小区的韦女士(化名)与女儿小沈(化名)下晚自习回家。她们经过小区9栋1单元前时,一只大狗突然迎面朝她们扑来……韦女士赶紧用伞挡在身前,与大狗一边周旋一边后撤,她的雨伞被折断,但大狗“不依不饶”。

被折断的雨伞
后来,母女两人转身逃离过程中,女儿不慎摔倒,大狗见状便扑上去撕咬,任凭韦女士踢打,都无济于事。最后小区一名女子拿着狗碗出来才将大狗引开。韦女士立即带着女儿回家报了警。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见到了伤者小沈,她今年才14岁。据了解,小沈的裤子被撕开一个大洞,她的左大腿、臀部等位置有三处咬伤,且伤势较为严重,行动受影响。而事发当天晚上,咬人的大狗并未栓绳子,也没有带嘴套。

小沈的裤子被撕开一个大洞,她的左大腿、臀部等位置有三处咬伤
记者随后来到事发小区,正好见到了狗主人钱某,她是小区9栋某单元的住户。钱某正牵着三只狗出来走动,当记者准备拍照时,她变得十分激动,扬言不给拍照,否则要放狗咬人。

狗主人钱某,正牵着三只狗出来走动
当记者准备拍照时,钱某变得十分激动,扬言不给拍照,否则要放狗咬人
为平和事态,记者只好报警求助。桂中派出所多名民警赶到现场,民警介绍近年来多次接到关于钱某饲养的狗扰民、袭击人甚至咬伤人的警情,虽然多次谈话教育,但狗患依旧存在。晚报对此也曾报道过,今年2月4日晚,金色世纪小区居民小蒋就曾被钱某饲养的大狗袭击(详见2月8日晚报09版),在更早前的2017年10月,小区居民邓先生(化名)也遭到钱某饲养的大狗袭击,其肩部被咬伤。

金色世纪小区居民小蒋就曾被钱某饲养的大狗袭击,报纸截图(2月8日晚报9版)
鉴于事发多次,桂中派出所副教导员叶建培对钱某给予了最后警告,即若再发生类似事情,将会对其进行处罚。
小区居民邓先生(化名)也遭到钱某饲养的大狗袭击,其肩部被咬伤
“铲屎官”群体激增 狗患形势堪忧
近年来,“宠物经济”持续升温。有关数据显示,而从2010年至2016年,中国宠物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为49.1%,是各行业增长之首。中国的宠物数量在2003年至2016年的10年间增长了900%,2017年中国宠物数量已增至1.68亿只左右,其中狗和猫是养宠人士的首选。
与此同时,狗患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其中狗携带的狂犬病成为市民最大的安全隐患。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数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中国共有3820人死于狂犬病,人数居于乙类传染病前列。
此外,全国各地发生的犬类伤人甚至致死案例屡见不鲜。2017年12月,海南三亚市,许女士怀抱7个月大的女儿走在街上,被狗从背后撞翻,女儿摔在地上多出骨折,经鉴定为十级伤残。2017年4月,安徽芜湖市,6岁男童被一只狗扑倒后咬伤,注射狂犬疫苗一个月后因狂犬病发作死亡。
在我市,狗患矛盾也随着城市的发展日益突出。据市政府热线统计,今年以来,市政府热线接到关于养狗问题的反映691件,其中狗叫369件,狗屎67件,未拴绳140件,狗咬人达到84件。
监管难题,曾有管理政策却难奏效
我市一直重视治理“狗患”问题。据了解,早在2003年6月,我市曾发布关于严格控制犬患的通告。紧接着次年9月,又发布禁犬令,规定经批准饲养的犬只必须持有市兽医防疫部门核发有效的《犬类免疫证》和公安局核发的《犬只准养证》,对于违章饲养的犬只将由公安机关组织捕杀,产生的费用由犬主承担。同时,各城区政府控制犬患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组织本辖区的控制犬患工作。
2007年10月,我市则出台《柳州市养犬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公安机关是养犬管理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城市养犬的审批登记与违章犬、无主犬的处理,捕杀狂犬。其中要求养狗要领取《犬只免疫证》并植入犬只身份识别芯片;外出时应当拴狗链、戴嘴套,犬主必须及时清理犬只排出的粪便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上述暂行办法被废止。
“目前,没有有效的约束管理措施。”市政府热线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老百姓反映的狗患问题,一般派转给公安和社区来协调,公安部门会核实情况,但囿于法律法规的缺失,民警难以采取有效措施约束养狗行为,对犬主只能以劝说为主。
市治安管理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并没有专门针对犬类管理的法律法规,对犬类的管理主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但难以有效约束。
迫在眉睫 治理“狗患”要先管住人
对狗患引发的系列社会问题,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研究人员程广超说,狗患在当今世界各国都存在,考验着现代城市管理能力。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们消费升级以及独生子女、老龄化人口社会到来,宠物伴侣需求会持续增长,狗患矛盾也将更为突出。
程广超认为“狗德”归根于“人德”,无论犬类多么聪明、温顺,但它们的行为离不开主人的约束。目前,很多地方对文明养狗达成这样的共识,比如定期注射疫苗、禁止犬只进入特定场所,外出要给犬只戴嘴套、牵狗绳,清理好犬只的粪便等等,小区和物业应进行广泛有效的宣传教育,提高犬主的公德心与责任心,让文明养狗的习惯和氛围深入人心。

网络图片
广西华尚律师事务所黄华律师介绍,养狗虽然是法律授予的权利,但养狗非小事,法律遵循“狗咬人,主人担责”的调节原则。根据《侵权责任法》有关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如果物业公司在管理过程中有过错的,也要按照过错承担法律责任。
“当前狗患已成为事关多方利益的社会问题,法律规范也要不断细化。”黄华律师同时表示,国内一些城市已开始将养犬管理纳入地方立法项目库,或启动地方性法规立法程序。我市已获得地方立法权,应尽快研究制定新的养犬管理办法,以加大政策刚性,推进“狗患”治理。
他山之石 治理狗患各地有啥高招
美国法规中有一条著名的“三吠”原则,即任何一只狗在居民区内狂吠超过三声,狗主人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如果出现狗伤人事件,主人甚至要代狗坐牢。
德国被称为“养狗大国”,养狗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办理电子身份证。养狗者除了缴纳养狗税金,还必须买“第三者责任险”,危险性较高的狗还要征收“特别税”。
国内杭州市允许携带的小型观赏犬出户的时间为19时至次日7时。济南市实行养犬登记信用计分制,如果扣满12分,犬主将到指定地点学习相关养犬法规,考试合格后方可领回犬只。
记者 陈跃文 覃乐维
责任编辑:麦子、苏宝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