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三江一深山村寨里现“淘金”热,村民挖出大量古银币,它们究竟从何而来?

今日柳州|时间:2019-01-22 16:47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寒冬腊月,在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基瑶族乡篦梳村篦梳屯的一条小河里,每天都有10多个村民拿着铁勺和塑料筐做的筛子等工具,顶着严寒站在冰冷的河水里不停地“淘金”——寻找古银币。这源于上月中旬,有村民在开挖鱼塘时,从地里挖出了大量的古银币,消息传开后吸引众多“淘金者”,从而引发各方广泛关注。记者深入村寨,在目击“淘金”盛况的同时,遇到了种种难解之谜。


三江篦梳村里的“淘金”热


初访:村民对古银币闭口不谈


篦梳屯地处偏远,虽然近年来修通了水泥路,但山路盘旋,视野不阔。恰逢夜里降大雨,路遇多处塌方。20日一大早,记者从市里驱车5个多小时才来到三江县高基乡篦梳村篦梳屯。


在篦梳村篦梳屯,记者在村口打听了一圈,发现村中挖出古银币的事,虽然早就传开,但当记者问,都有谁挖到了,能不能拿出来看看时,被问到的村民,突然变得很警惕起来,都说没有挖到,有的村民甚至问,“你们是哪里的,是不是有人举报了?”


村民的异常表现,为村中挖到古银币一事平添了几分神秘。


 “沿着小河往上走,就在半坡田里挖鱼塘那里。”在一名热心村民的指引下,记者开车沿着村中沿河而建的水泥路前行,经过村委办公楼、村小学等,爬上半坡,一处刚挖出的鱼塘出现在了道路左侧:一块近一亩的土地,被挖成了一个深1米多的大坑,而挖出的黄泥就摊开在旁边的空地上。


1532069115.jpg

近一亩的土地被挖成了一个深1米多的大坑


交谈:挖鱼塘挖出一罐古银币


记者看到,近一亩大的鱼塘已开挖完成,呈不规则梯形状,塘边砌了水泥砖块,中间则被“掘地三尺”,挖下去了1米多深,大量黄泥堆积在鱼塘旁,有些散落到河里。


村民范世安的家离鱼塘最近,经过一番交流,他热情地将记者迎进家里,随后我们在厨房的火塘边围坐下来。


范世安乐呵呵地说,他的祖辈都住在寨子里,他女儿毕业后在来宾上班,前几年家里刚挖地建了新房,没想到旁边的地里还能挖出财宝。


在范世安的召唤下,四五位村民赶来烤火,大家的话题很快集中到了古银币上。村民们介绍,鱼塘原本是一块田地,去年年底家主才决定开挖来做鱼塘。去年12月中旬,家主请来勾机施工,不断地挖出地里的黄泥,谁料就在施工过程中,突然挖出一个坛罐,“由于完全没有预料,坛罐被勾机挖烂了,里面散落出来大量古银币。”


这些硬币的外表布满锈迹,但仔细辨别后才得知它们来头不小。村民们向记者提供了他们搜集到的硬币,原来硬币为古银币,上面有“光绪元宝”、“香港一毫”字样,及英文字母、英女王头像等,年份涉及1878、1890、1901等,至今已超过100年。


1532069115_副本.jpg

村民们“淘”到的古银币


村民们说,挖出古银币的消息很快点燃了小村寨,挖宝的人群一波接一波赶来。除了本村的村民白天开挖外,夜晚也有外村的村民,打着电筒来寻找,甚至还有人带来了金属探测仪…… 


当天下午1点多,一阵阵“喔喔喔”的欢呼声从河谷间突然传来,当即打断了我们的交谈。


“又有人挖到宝了。”范世安随后探着身子往窗外望去。此刻,河谷里正热火朝天。


目击:冰冷河水挡不住“淘金人”


记者看到,在鱼塘边的黄泥堆里,有几个村民正在“淘金”。尽管距离发现古银币的上月中旬,已过去了一个多月,但如今每天仍有不少村民前来,他们在这片被反复寻找遍,踩踏遍,用手捏遍的黄泥堆里,寻找着他们心中渴望的古银币。


503208160.jpg

每天都有村民站在冰冷的河水里不停地“淘金”


这还只是“小战场”,更大的战场在田附近的一条小河里,自从田里挖出古银币后,这段时间以来,村民每天都会三五成群,携带着铁铲、大铁勺、塑料果框等工具前来河里“淘金”。


20日,天气寒冷,天空不停地飘洒着细雨,但这丝毫阻挡不了村民“淘金”的热情。午饭刚过,穿着水鞋的村民就从家中带着工具赶来了。记者发现,他们用于淘金的工具都很特别,装上两米多长手柄的大铁勺或大铁铲,盛装水果的塑料果框,甚至有村民拿来的是家中用来蒸馒头用的蒸笼。


1112726545.jpg

村民用于“淘金”的工具:长手柄的大铁勺


“淘金”的位置就在一座桥下。因刚下过雨的缘故,村民说,一夜间河水就比之前上涨了,但河水上涨,这也意味着可能会有更多的古银币被冲刷出来,为了能多淘到古银币,村民一刻也不想耽搁。


记者注意到,在桥下的河床上建有一条拦河坝,村民“淘金”的时候,就站在拦河坝上或者河边,拿着装了长手柄的大铁铲或大铁勺,伸到河水里铲或舀河里的淤泥,接着将铲起的淤泥和碎石一起放到塑料筐或蒸笼里,待塑料筐装了大半过后,这些村民就会站到水里,双手搬起塑料筐放到水里筛,不时用手去扒拉,让河水将泥土冲掉,再仔细检查筐中的残留物,看有没有古银币。


村民介绍,由于长时间的掏挖,河床被掏的位置,已经是深不见底,打捞难度也越来越大。这是村民为何要在铁铲或大铁勺上安装长把柄的原因。


淘金者说:发现的银币或超过80斤


 “从早上捞到现在,一枚都还没找到。”村民范先生现场告诉记者,近段时间以来,每天都有村民来找古银币,运气好的村民,一天能掏到三两个,运气不好的,可能一个都捞不到。


村民在“淘”古银币


当记者问,天气这么冷,为何还要这么拼站在河水里掏古银币?是不是掏出的古银币很值钱时?被问到的村民都没有正面回答,要么说是掏来玩的,要么说是见别人来了,所以不管值不值钱,也跟着过来碰碰运气。


 在淘金大军中,一位上了年纪的阿伯引起记者注意,他在河里来回折腾着,很快就大汗淋漓。阿伯称,他挖到的银币不多,但他找到了钱罐的碎片,让人很是兴奋。这几天,阿伯一直守在河里,腰肌劳损的老毛病疼痛难忍,但他依旧坚持,“在河里捞一段时间,然后上岸烤火,身子暖了再下河里。”


 “我找到一个啦。”下午2时许,河里传来响亮的笑声,记者看到,原来是一位村民掏到一个古银币了,正高兴地拿在手里给大家看。记者上前看到,这位村民挖到的是一枚银币,尽管币上长满了蓝紫色的锈,但仍隐约可看到上面有一条龙的图案。


1674992781.jpg

一位村民“淘”到一个古银币,十分高兴


下午5点过后,村民陆续收集工具,带着战利品回家。一位女村民告诉记者,她掏得了两三枚古硬币。不过,当记者让其拿出来看看时,她很警惕地拒绝了记者。


走访中,村民们根据钱罐大小对银币的数量进行了估算,据称此次发现的古银币总重量或超过80斤。


篦梳屯地处深山偏僻,以前更是闭塞不通,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挖掘出了这么多古银币。有人说可能是战乱时期匆匆掩藏于此的,也有人说可能是挖到了一处大钱庄,更多金银珠宝等着人们去挖掘。那么,这些古银币究竟从何而来?请关注晚报的下一篇报道。


记者  李书厚   陈跃文


责任编辑:麦子

见习编辑:梁肖




本文未经柳州日报社许可不得转载、录用及擅自摘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