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起床了,上学要迟到了。”“哦,知道了!”2月18日清晨6点20分许,位于大山深处的柳城县古砦仫佬族乡大岩垌村覃洋屯,大雾弥漫,村庄里响起鸡鸣声,74岁的李彩林催促曾孙李建文起床。
今天是我市中小学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天。10岁的李建文需要离开大山,到山下的古砦乡龙美希望小学读三年级。尽管已经是第二个学期到山下读书,但太爷爷李彩林依然不放心,决定亲自“护送”,同行的还有一匹13岁的老马。

李彩林牵着马,马背上驼着李建文的被褥和书包,爷孙俩需要翻过两座大山,步行约两个小时后到达学校外街道。







李建文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从小跟着太爷爷和太奶奶在大山里生活,曾在只有他一个学生的大岩垌小学读完二年级。“他学习很刻苦,上学期拿回来8张奖状,再苦再难我也要供他读书。”李彩林说,山里只剩下几户人家了,希望小建文能靠读书走出大山,摆脱贫困的生活。

古砦仫佬族乡大岩垌村地处偏远的大石山区,全村只有6个自然屯100多户360多人,属于深度贫困村。当地实行集中办学后,大岩垌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均到乡里学校就读,李建文是从大岩垌小学走出大山的最后一名学生。

据龙美希望小学校长李宝才介绍,大山里很多学生离家都比较远,三年级至六年级,就有655名学生在学校寄宿。其中,像李建文一样,父母全部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103名,家里离学校最远的有20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