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螺蛳粉业内人士怒怼:有本事抢得过你就抢,螺蛳粉它是注册的!
今日柳州|时间:2019-03-21 21:12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1 点击:6570
【20:27更新】
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遗引发网友热议。柳州螺蛳粉协会副会长陈伟说,柳州螺蛳粉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韩国要抢过去,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18:00更新】
自柳州晚报微信公众号推送“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的报道后,柳州网友们也十分关注柳州螺蛳粉的申遗情况。21日下午,记者从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遗科了解到,自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成功申报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柳州目前正在进行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前期准备工作。
记者刚刚联系了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柳州市螺蛳粉协会会长倪铫阳,他说协会对韩国网友的这个行为,表示非常的愤怒。“柳州螺蛳粉已经获批了注册商标,柳州螺蛳粉的发源地就是柳州,绝不可能是韩国。”目前协会正在起草一份声明。
倪铫阳说,就这个事情,协会也将召集会员协商,拟争取申报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有网友在某社交网上发现,一韩国网友发布了一张吃螺蛳粉的照片,同时配文表示螺蛳粉兼具拉面的韧性、泡菜的鲜香酸甜和火鸡面的辣味,并大呼说道:“是我们大韩民国流淌在血液里的传统口味!”同时还发出了想为螺蛳粉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
▼

一众韩国网友留言表示支持,还有在中国的韩国留学生表示可以帮忙从淘宝上代购螺蛳粉。留言中有疑似中国留学生回怼“螺蛳粉是中国的,拒绝‘被韩国’”。


今天中午2时,此贴在微博上已引起实时热搜#韩国网友号召为螺蛳粉申请非遗#,话题登上热搜榜第一名。
热搜第一:


引起了不少中国网友的讨论,其中一名柳州网友发出心声:“先会讲柳州话再来谈!”

@我得想个名字不被发现:少打我们螺蛳粉的主意,一看这个粉就不够正!还非遗!
@Mola_rose:螺蛳粉是中国广西柳州的!棒子少来占便宜!
@赖床到天荒地老的草:一个广西的小吃跟靠近东北的大寒冥国有什么关系?你们那有腐竹、酸笋么?
@VaIarMorghuIis:给它申遗又如何,坐标柳州随意嗦。

自从袋装螺蛳粉出炉后,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吃货都开始疯狂为螺蛳粉打call!据柳州市商务局2019年3月公布的数据,到2018年,袋装柳州螺蛳粉年产值从5亿到40亿,4年激增了8倍。据了解,袋装螺蛳粉2018年全年产值突破40亿元,日均销量突破100万袋。
如今,
螺蛳粉已成为柳州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别人要说螺蛳粉是他们的,
柳州可不承认。
2018年8月,
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启用,
这意味着柳州螺蛳粉只能柳州造!
据了解,去年柳州螺蛳粉协会制定了《柳州螺蛳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该规则明确了柳州螺蛳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条件、申请程序、使用期限和规范、被许可人的权利义务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等内容。

将米粉和螺蛳结合起来制作的螺蛳粉,是柳州民间的一大创造,其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是柳州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成功申报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螺蛳粉的准确起源时间和地点已难可考,但在民间流行甚广,遵循尊重历史之前提下,稍微弥补螺蛳粉典故缺失之憾。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解放南路有一家兼营干切粉的杂货店(现“大可以饭店”楼),店员每天早上需学习,学习完却已是九点有余,来不及吃早餐的店员只好拿上一把干切粉,到隔壁的阿婆螺蛳摊(现解放南路金鱼巷内)煮粉吃,店员觉得好吃,后来便买来青菜一起煮。卖螺蛳的王记阿婆也觉得此粉的味道甚佳,索性就卖起了这螺蛳粉。之后经过业者前赴后继地数次改良,又加上其它配料,进而,柳州的经典小吃——螺蛳粉慢慢形成,满街飘香,民众为之狂然。
上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民间商贸开始复苏,谷埠街菜市(牛奶巷附近)逐渐成为柳州市内生螺批发的最大集散地,加之附近工人电影院的事业如日中天,数量众多的散场观众从旁强势拉动,谷埠街夜市也随之形成。而柳州人嗜吃螺蛳和米粉是一传统,一些精明的夜市老板便开始同时经营起煮螺和米粉来。当时,人们尚未有今日我们这般丰盛美味的菜式可选,故而肚内油水无多。所以电影散场后,那些饥肠辘辘的食客们,不免有意或无意间地要求在自己点的米粉里加入几勺油水甚多的螺蛳汤,一同享用,这便慢慢形成了螺蛳粉的雏形。后其配料和制作工艺经过不断改良完善,逐步成型,一发不可收拾,并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到其第一个繁荣期,螺蛳粉作为柳州原创招牌小吃的地位也得以确立和巩固。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天深夜,几位外地人赶到柳州,饥肠辘辘中找到一家快要打烊的米粉摊点,可是米粉必用的骨头汤已经没有了,只剩一锅煮螺剩下的螺蛳汤,摊主情急之下,把米粉放到螺蛳汤里煮,又加上青菜以及花生等配菜,这几个外地人吃后,大呼好吃。摊主将此记在心中,逐步完善其配料和制作,遂慢慢形成了现在螺蛳粉的雏形。
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成功申报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2010年启动“螺蛳粉进京”项目到如今,近5000家螺蛳粉门店已经遍布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甚至登陆海外繁华街区,螺蛳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
2012年柳州螺蛳粉亮相《舌尖上的中国》
“柳州螺蛳粉非常有名,它是汉族饮食文化与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结合……”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给螺蛳粉打广告,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2017年3月,一家来自柳州的螺蛳粉门店落户美国纽约的法拉盛美食广场,迈出了柳州首家螺蛳粉企业自营出口的步子。预包装螺蛳粉的网上店铺已超过7800家,日销60多万袋,并出口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2017年产值超过30亿元。
来源:记者 周枳伽 粟桂利
柳州晚报微信公众号 梨视频
责任编辑:李昕祺
值班主任:黄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