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洪涝过后如何预防传染病?这份指南请收好

今日柳州|时间:2019-07-10 13:47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近日我市连续强降雨,导致一些路段和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内涝积水情况。昨天,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为做好汛期疾病防控工作,市疾控中心已在本月5日对我市各县区的应急队员和基层疾控专业人员开展培训,重点讲解汛期传染病监测及疾病防控措施。因暴雨涨水极易造成疾病流行,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加强防范。


“暴雨内涝期间,水面上漂浮着生活垃圾或粪便甚至还有动物的尸体等,细菌繁殖速度加快,极易引发各类疾病。”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陈蔚恩介绍,内涝过后,环境与卫生条件恶化,水中带有很多垃圾、动物的粪便及尸体,会造成水源污染,市民如果不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容易引发细菌性痢疾、伤寒等肠道疾病。此外,气候炎热动物尸体腐败,可引起蚊蝇及病菌大量滋生;再加上鼠类无处藏身,到处乱跑,容易引起疾病传播。


res01_attpic_brief.jpg

柳江水位再次上涨 (黎寒池摄)


灾害后,生水中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为减少肠道传染病发病风险,市民饮用水时一定要烧开,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并严格对餐厨具进行消毒,正确洗手。此外,人体长时间接触浸泡有动物尸体和蚊虫卵的雨水后,极易引发夏季皮肤炎、足癣等皮肤疾病。因此涨水后,市民的身体尽量不要与污浊的水接触。在不得不蹚水出行的情况下,科学的防范方法必不可少,如涉水浸湿的鞋子尽量不要再穿,尽量穿高筒雨靴或是套上厚实的塑胶袋等,到达目的地后可用温水冲洗双脚


除了个人卫生,陈蔚恩提醒市民还要加强环境消毒,对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应尽早处理。如果室内地面、墙壁及物品受淹,在水退过后,市民可前往药店购买含氯消毒水,用1∶100或1∶50的比例兑水后对被淹重点区域(如厕所、垃圾池、卧室等)进行及时消毒,防止污染扩散,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记者 韦安


责任编辑:麦子

值班主任:李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