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15时,鹿寨县中渡镇高坡村黄四屯一位因摩托车车祸入院治疗的33岁冯姓村民,此刻正吹着空调,安静地平躺于鹿寨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内接受治疗。谁也没想到,16小时前,他的求医问诊之路,何其艰难:洪水当关,匹夫难行。加上手机没电、信号中断,伤口出血……困境重重,怎么办?
用生命营救生命,以责任托起希望之舟(视频剪辑:赵焱云 实习生 廖名辉)
幸运的是,在县政府、县卫健局、县消防应急等多部门及群众等组成的“生命接力队”的帮助下,这场救援赛,赢了!
与时间赛跑,向困境博弈
13日17时24分,鹿寨县急诊科接到鹿寨县医疗急救指挥中心的电话,14时一村民因摩托车车祸出现昏迷不醒,并伴有双侧鼻腔流血等情况,但洪水阻断,病人无法送出,急需派人前去救援。
医护人员讲述当时的情形
情况紧急,耽误不得。医院派出当班的精兵强将出动。
约40分钟后,救护车行驶至中渡镇香桥景区附近时,拦腰过的洪水,挡住了高速转动的车轮前进的步伐。

香桥景区的道路已被淹没
参与抢救的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师黎俊睿、鹿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黄晓江,当即拿上急救设施,登上由3名消防队员形成的人力冲锋舟出行。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消防及应急部门已经准备好冲锋舟
在艇上蹲着的黄晓江忘不了当时的情形:过腰高的洪水,形成一阵阵气浪,向化身水中蛟龙的消防队员拍击,试图阻挡他们前行的步伐。哗啦啦的雨点,如古侠小说中的暴雨梨花针,对消防队员裸露于空气中的头部、手臂暗暗发力,可面部线条紧绷的消防队员们,却紧紧抓住冲锋舟,向一个目标稳步前行。
约10分钟后,黎俊睿等人抵达岸边,搭乘村民的五菱车继续前行。
车行30分钟后,救援队在鸾山屯和新村之间,又邂逅一滩高过人的积水。
这一次,黎俊睿等人及消防队员搭乘电动冲锋舟继续前行。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黎俊睿心里的担忧越来越重:距离患者受伤已有4个多小时,可现在还无法看到患者,他是否能等到救援队的到来?若患者身体出现骨折,必须全程平躺的患者又该如何运回来?
二度依靠冲锋舟前行的救援队,在约5分钟后,又一次顺利登陆。
这时队伍中不知谁嚷一声:“一会要依靠冲锋舟把患者运到救护车旁边,队伍中的男人们帮忙扛着冲锋舟出发。”
须臾间,近10个男人肩扛着冲锋舟在狭窄的村道上步行,向下一个积水点快步出发。

消防及应急部门人员护送医务人员前往救援现场
此刻,汗水与雨水,早已分不清彼此。众志成城的能量,在每个人心中传递,大家拧成一股绳,只为前方素未谋面等待救援的患者。
此刻,他们不知道的是,当急救人员坐船消失在夜色中的14分钟之后,在中渡镇香桥景区附近等待的人们,开始焦急了:通信网络出现中断,救援队无法联系……

很多居民都来到了现场
为希望奔忙,用生命喝彩
连日来的阴雨天气,使天空早早暗了下来。从日落忙到黑夜的救援队,依靠星星点点的手电筒照亮前方的路,也照亮探寻患者的希望。
消防人员涉水护送医护人员和患者
当救援队扛着冲锋舟行至下一个积水点时,大家发现,积水不深,蹚水可过。可真正触及水流时,大家发现,仅没过膝盖的积水,有几分深涧腾蛟之势,稍不留神,会被潺潺的急流推至水中。
这股源于脚下的力量,让生活在城市的黎俊睿,心中透出几分害怕,在一不留神间,他的脚掌被割了几道浅浅的口子。

众人在夜幕中前行
事后黎俊睿谈及,从救援环境看出,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很艰苦,向他们致敬,也会努力为他们传递更多先进的医疗理念,造福村民。
又一个十来分钟过去了,几番辗转的救援队终于看到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搀扶下,缓缓向救援队前行的身影。

救援的车子停在了路边
经过医护人员再次检查,确定患者生命体征正常,大家的心情,在这一秒,从高度紧张转化为暗暗欣喜: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
有了来时的经验,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帮助下,救援队的回程,变得轻松许多。
在最终6次乘坐冲锋舟、2次乘坐面包车、历时5个小时的辗转历程中,患者顺利于22时36分抵达鹿寨县人民医院。

往返乘坐6次冲锋舟,直到晚上终于将受伤群众送到救护车上

患者得到了救治
鹿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何正军介绍,在这场时间与生命的较量中,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防汛指挥,应急救援部门联合联动的成果。医院作为县域医疗急救的核心,按照应急医疗救援的最高要求,组成以市人民医院派驻专家、急诊骨干为主的核心救援力量,确保紧急情况下医疗救援能够“快速出动、及时救治、安全返回”,全力打造“平安医院”。目前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
记者 荀诗媛
责任编辑:王莹、赵焱云
值班主任:黄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