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7月,广西融水县城某旅社发生一起2死1伤命案,死者和伤者系一家人,其中父亲和女儿抢救无效死亡,母亲重伤后失忆。

案发后,融水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逐一排查每条线索,但却一无所获,17年过去了,但正义从不会缺席。2019年7月17日,融水警方在湖南省张家界成功将潜逃17年的杀人凶手潘某华抓捕归案,真相终于揭晓。
现如今,潘某华已43岁。被抓后,他坦言:“压在我心里面的石头放下了,既然做了这些事情,我也心安理得的要承担。”
午夜凶案轰动全城,小县城一家三口2死1伤
2002年7月4日清晨6时许,融水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融水镇秀峰路某旅社发生命案。接警后,该局领导立即组织精干警力火速赶往现场开展侦查,同时通知120前往抢救伤者。

经初步调查,民警在旅社内发现3人倒在血泊中,其中2人死亡,1人重伤,死者系该旅社老板候某及其女儿、伤者为候某的妻子江某,案发约在凌晨2点多。
一家三口2死1伤,突发的命案轰动全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秀峰路某旅社
一时间“凶手作案手段非常残忍,受害者被挖眼”、“变态杀人狂”及“灭门惨案”等民间谣言被疯传,严重影响了辖区社会治安环境。
情杀?仇杀?还是为财?命案迷雾重重
案发后,融水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对案件进行现场勘查和走访调查。据办案民警透露,案发现场有被破坏过的痕迹,旅社前台有财物被盗,但在调查中,办案民警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痕迹物证。是情杀?仇杀?还是为财?通过现场勘查得不到定论,这给案件蒙上了一层阴影。


民警走访
受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办案民警虽全力侦办,仅排除了当晚31名房客的作案嫌疑,但始终核实不了案发当晚住在五楼17号房房客的身份。线索链的中断使得案件侦破工作始终没有突破,案件侦查还是陷入了瓶颈。

17号房客究竟是谁?犯罪嫌疑人逃去了哪里?一场犯罪嫌疑人亡命天涯,融水警方17年追凶的拉锯战,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一个痕迹物证破了悬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7月,这起悬案的分析有了重大突破。

经不懈努力,融水警方通过2019年公安部的命案积案专项工作,及时进行大数据比对分析,利用当年刑侦技术人员在被严重破坏了的现场反复勘察提取的一个痕迹物证,成功锁定了远在湖南省张家界市的潘某华。
2019年7月17日,在张家界警方的协助下,融水警方成功将潘某华抓获。

当办案民警来到了嫌疑人潘某华面前时,他还故作镇定地问:“你们是哪里的警察?是不是搞错了?”当民警表明身份时,潘某华一下子瘫倒在地,并交代了17年前命案的所有细节。
躲了17年,17号房客原来是他……

潘某华,系融水县四荣乡人,17年前他26岁。据了解,潘某华在社会上经常做些小偷小摸的事,他就是案发旅社的17号房客。作案后,他四处逃窜打零工,甚至不敢再回到融水老家,在广东省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吴某英。随后,他便跟随妻子到湖南省张家界市生活,在这17年里,他极度恐惧,又心存侥幸,且从未与人说过他曾经犯下的罪行。直至2016年12月,恶习不改的他在湖南省桑植县实施盗窃,留下了破绽。

17年后,融水警方终于将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17房客是谁?这个疑团也终于有了结果。

冲动是魔鬼,6元房费引发血案
2002年7月3日,潘某华从四荣乡到融水县城玩耍,并入住了案发旅社的17号客房。4日凌晨2点多,他吃完宵夜便返回旅社休息,因未支付当天住宿的6块钱房费与候某及其妻子江某争执。期间,双方发生口角引发冲突,年轻气盛的潘某华对候某及其妻子江某动了手,见到两人倒在血泊中,潘某华惊慌失措,急忙从17号客房拿走自己的物品跑下楼。

逃跑中,他又被候某女儿拦下,早已发狂的他又残忍地将候某女儿杀害,并拿走旅社里的部分现金和香烟。最后,他逃往广东省、湖南省等地,这一逃就是17年…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潘某华对涉嫌故意杀人罪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来源:“融水警方”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杨依曼
值班主任:李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