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心”大型系列报道⑥ | 一个码:“健康云”通民情
今日柳州|时间:2022-01-18 22:13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点击:311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习近平
人物:杨帆,男,41岁,中共党员,市卫生健康委规信科副科长,柳州电子健康卡“就诊一码通”服务主要开发人员。他从事计算机工作多年,不多的发量见证着他为各项便民就医信息技术开发运用付出的心血。在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他正为“一码就医”计划开通的新功能忙碌着。他专注的眼神中,流露出“吾今判著浮生去,不见神奇不罢休”的坚毅执着,令人印象深刻。
掌心方寸之间,感知民生温度。
拿出手机,打开电子健康码,轻轻一扫就能看病就医——如今,这是400多万柳州人就诊时的便捷体验。
每当看到有人使用电子健康卡“就诊一码通”看病时,我就有成就感。因为这轻轻一扫的背后,凝聚着我和同事们为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攻坚克难近两年的奋斗时光。

患者正在使用“一码通”就医(图源/健康柳州)
回想从前,百姓看病时都遇到过“一院一卡、重复办卡、互不通用”的困扰。我也一样,医保本里夹着一堆就诊卡,每次看病前,光找卡就得找半天,当时多希望看病能更加便捷呀!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18年下半年,我市启动了电子健康卡的建设工作。“这是一件大好事!”接到启动电子健康卡项目建设的通知时,我内心雀跃着。
这样的高兴没能持续多久,项目建设的难题接踵而至。
全市大小医院的数量多,且每家医院的就诊电子化水平不同,信息系统不兼容。要让所有医院都用同一张电子健康卡,难于上青天。
再难,也得干!因为这是便民利民的好事。
千难万难,干起来就不难。我和当时的规信科科长胡国威几乎踏遍了柳州所有医院。我们发现,市工人医院电子信息化水平在柳州乃至全区排名前列。
“借鉴其成熟的技术模板和诊疗流程搭建市级电子健康卡管理平台。”我们有了共同的决定。
搭建管理平台的过程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不过最辛苦的还是各家医院的信息科工作人员。为了保障市民就医,医院的信息系统必须24小时正常运转。我尤记得,市工人医院的信息科主任李星霖牺牲休息时间,在中午休息或午夜病人较少的时段,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测试和调整。
技术问题正在一点点解决,可当时我们更愁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项目无专项资金。巧的是,当时科室还在同步推进柳州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不如我们和这个项目的电信运营商谈谈?‘一码通’这样利民的好事他们应该会支持吧?”胡国威和我合计一番后,怀着忐忑的心情和运营商协商能否增加服务内容。
最终,我们说服了运营商参与到这项惠民工程中来,花一份钱为百姓办了两样好事!
经过大半年的调研,电子健康卡项目在2019年进入推广实施阶段,规信科新到任的科长谭笼文可帮了大忙。当时市里安排了283万元专项资金补助医院开展用码环境建设,谭笼文忙着给全市120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采购配备二维码扫描器、不干胶打印机及相关耗材,为电子健康卡在全市推广应用提供硬件保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码通”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