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业态 注入新动能——全市休闲农业蓬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素描
今日柳州|时间:2022-03-24 12:45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点击:396

侗寨建筑掩映在万山葱绿中
圆木架构的村寨、塔式瓦顶的风雨桥、形似金字塔的鼓楼……昨日,天空飘着细雨,远眺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程阳八寨景区,极具民族特色的侗寨建筑掩映在万山葱绿中,散发着历史悠远的诗意。
近年来,程阳八寨景区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强化景区管理、丰富文化内涵,为乡村擦亮了“生态牌”,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仅2021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该景区游玩人次达24.16万人次。
程阳八寨景区作为全市休闲农业在田野上拔节成长的缩影,折射出我市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的步伐。我市通过积极培育,涌现出一批批融合自然美、人文美、乡土美的“网红村”、打卡地。
城中区雷村屯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发展集餐饮、住宿、骑行、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为村民拓展增收渠道;三江县八江镇布央村走出“茶叶+旅游”的道路,先后获得“广西侗茶村”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等称号;鹿寨县中渡镇大兆村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旅产业,村民每户每年实现增收约5万元……
这样的例子在我市不胜枚举。伴随我市休闲农业的蓬勃发展,乡村里“沉睡”的农田、农房等资源被“唤醒”,深藏在大山里的农产品卖出了好价钱,农民从“收一季”到“季季收”,乡村发展新空间不断打开,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休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乡土味’,关键是要打好发展‘差异牌’,在做好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注重保留原汁原味。”市委农办专职副主任刘小萍说,我市在拓展休闲农业中,坚持精细挖掘,走出差异化路子。
同时,在推进休闲农业发展进程中,我市还不断补齐农村短板。2021年,全市实施黑灰水处理利用“柳州模式”项目23个,完成农村户厕改造5578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覆盖全市935个行政村。
一业兴带动百业旺。刘小萍表示,下一步全市还将继续推动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让更多山清水秀、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探索新业态、发展新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全媒体记者 文鑫豪 报道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