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形”到“重情” 让清明更“清明”,我市清明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今日柳州|时间:2022-04-07 09:32作者:全媒体记者 周仟仟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点击:330
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落日万人思。云端寄哀思、鲜花献先人……今年清明假期,市民用多种祭扫方式缅怀先烈、悼念故人、寄托哀思。昨天,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6日18时,全市各殡葬服务机构共接待祭扫群众97886人次,总体情况平稳有序。
“请您出示预约记录并扫码。”昨天上午,在市殡仪馆门口,市民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入场。为确保清明节安全祭扫,今年我市各殡葬服务机构采取预约、分时、错峰、限流等方式对市民开放祭扫,没有预约的人员不安排入园祭扫。
青山翠柏,鲜花娇艳。昨天上午,在市西山梦园墓园,市民赵缘和其他前来祭扫的人们一道,恭恭敬敬地将鲜花放在亲人墓前。“以前每到清明节,因焚烧香烛纸钱,空气就会变得很差。现在用鲜花祭扫,更加环保了。文明祭扫,深情不减,意义不变。”赵缘说。
今年,我市墓区内严禁明火、严禁焚烧香烛纸钱,并推出用香烛纸钱免费换鲜花的服务,往年“处处青山烟雾起,焚香祭拜悼先人”的场景不再有。截至6日,我市各殡葬服务机构累计发放、兑换鲜花近万株。
心若在,情就真。清明期间,柳州发布、柳州市民政局、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微信公众号开通了网络祭扫渠道,网上祭扫达15000人次,营造了平安、温暖、文明、和谐的祭扫氛围。
“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核。今后我们还将探索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措施和安全文明祭扫理念,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一名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引导市民把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文明祭祀中,破除陈规陋习,用绿色、文明、健康的祭扫方式,表达对故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