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文化,丰富学习生活!融水县民族小学围绕“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今日柳州|时间:2022-04-15 20:10作者:全媒体记者 李斌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苗娃合唱团、苗娃芦笙队、民族刺绣班......多种充满民族韵味的课程,让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小学(下称:融水县民族小学)学生的课余生活既充实又快乐。近日,记者获悉,融水县民族小学围绕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通过开展多元化课程,让课堂文化有活力、班队活动有魅力、社团活动有特色,持续推动校园素质教育质量提升。


学生在舞台上演唱苗歌


在融水县民族小学,每周四早上的课间操是学生表演的舞台。伴随着一曲曲竹笙乐响起,同学们跟着节拍旋律边唱边舞,用自编的民族舞串烧,演绎着传统文化。


苗娃芦笙队表演


“这是学校围绕学生德、智、体、美、劳教育打造的体艺促发展工程,除此之外还有书香校园工程、习惯养成工程、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主题活动课程化工程。通过这几大工程,学生成长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融水县民族小学校长吴谏虹告诉记者,学校少数民族师生占比达82%,经过长期的调研和摸索,结合师生情况及地域特点,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五育融合”培养课程。


民族文化进课堂


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民族文化,融水县民族小学还积极探索少数民族特色拓展活动课程。学校在每个班级都开设民族常识课,让每位学生都至少学习一首苗歌、画一幅苗画、跳一支苗舞,并结合每天课后服务时间,成立“苗娃合唱团”“苗娃芦笙队”“民族刺绣班”,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提升文化自信。


学生精心编排的情景剧


据了解,近年来在融水县民族小学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成果硕果累累。学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自治区文明校园、自治区卫生先进学校、柳州市文明校园、柳州市优秀家庭教育基地学校、柳州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学校民族艺术社团多次在区、市、县级别的比赛中获奖。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把握教育发展新机遇,在立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树立民族特色品牌,把文明校园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吴谏虹说。



编辑:陈静

审核:林雄



相关阅读: 社会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