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扎一染多变幻 美化生活添色彩53岁的李桂芳扎染服饰12年,喜欢寻找天然原料做染料
今日柳州|时间:2022-09-22 13:33作者:全媒体记者 陶静 吴明晶 来源:本站原创 评论:0 点击:244

李桂芳展示扎染成品

拆解橡皮筋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在扎与染巧妙结合下,织物宛如“穿上”靓丽外衣,重焕新貌。家住柳南区门头村的李桂芳是一名扎染工艺爱好者,衣物、围巾、抱枕、布包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她手中可以变幻出无穷的色彩。
9月17日,记者在龙潭公园侗寨鼓楼前见到李桂芳时,她正在晾晒扎染好的衣服,蓝染衣物上的图案样式生动灵秀、变化多端,极富个性色彩。
李桂芳今年53岁,已经做了12年的扎染,她对扎染的喜爱来源于奶奶。“以前奶奶就是做扎染的,我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给奶奶打下手做扎染了。”李桂芳说,她的奶奶不仅会纺纱织布,还能给衣服染色,她自小就非常崇拜奶奶。
“奶奶会扎染,母亲是裁缝,受她们的影响,我也非常喜欢做女红。”李桂芳说,她以前做刺绣、串珠之类的女红。2010年,她到云南大理旅游,看到很多当地居民在缝制图案,用蓝靛给衣物染色,这样的场景让李桂芳想起自己小时候帮奶奶做扎染,自己为什么不尝试着也做做呢?于是,从云南回来后,李桂芳便开始做扎染。
怎么扎出多种图案、染出丰富色彩,李桂芳都是靠自己慢慢摸索出来的。“用橡皮筋、筷子、木板等工具可以染出不同形状的图案,还可以先缝结布料再染,就能做出枫叶、菊花、蝴蝶花等图案效果。”李桂芳介绍,扎染,就是用绳子对布料进行捆绑,捆紧的地方是白花,其余是蓝底,花纹也可以随着不同的打结方式而改变。
在摸索过程中,李桂芳尽可能地选择果蔬、植物等天然原料来做染料,她变身“实验家”,潜心留意身边的天然原料,用上百种材料做过试验。在日常生活中,她看到颜色鲜艳的瓜果蔬菜,就买回来一样一样地试;在外出游玩时,看到野草她也会习惯性地摘下一片叶子用手捻碎,观察它的汁水颜色是否会因氧化而产生变化;在喝茶或吃中药时,她都会思考,茶叶、中草药能不能用来染色呢?
凡是李桂芳看到或想到的材料,她都亲自进行过试验。“失败了很多次,浪费的布料不计其数,经常实验了三四十种材料,最后发现只有一两种能用来做扎染。”李桂芳说。
谈及为何热衷于寻找天然原料来作为染料,李桂芳表示,瓜果蔬菜、野菜、药材这类的天然原料对皮肤伤害小,不仅原生态,而且还健康环保,一直以来她都喜欢用天然原料来做扎染。“葡萄皮、洋葱皮、柿子皮,甚至普洱茶都可以用来染色,这可是我试验了好多材料之后发现的。”李桂芳说。
如今,李桂芳还在不断尝试中,希望寻找到更多的天然材料。她还经常到学校、到社区教学生、居民做扎染。“我想把扎染这门传统工艺传授给更多人,让大家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又能陶冶性情。”李桂芳说。
全媒体记者 陶静 吴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