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拉跨越大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学习奋斗|时间:2023-10-20 10:19 来源:参考消息网 评论:0

参考消息网10月19日报道(文/赵凯)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拉美地区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方,中拉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取得了诸多实质性进展和瞩目成就。中国与拉美共建“一带一路”有力促进了中拉关系的发展,已成为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

树立南南合作典范

2017年5月,拉美地区被正式纳入“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同年11月,在与中国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后,巴拿马成为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拉美国家。2017年也因此被视为“中拉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元年”。中拉合作在“五通”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树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

元首外交战略引领,推动政策沟通。十年来,中拉元首频繁互动、高效沟通,政府间合作不断加强,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双方积极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政策沟通与交流机制。

2014年7月,中拉论坛正式建立。这一论坛包括中国与拉共体33个成员国,旨在促进中拉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近年来,中拉论坛机制在推进中拉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下,中国和拉美22国签署多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和框架协议,涵盖贸易、投资、基础建设、科技、文化、卫生等多个领域,与拉美国家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战略对接,有效促进了中拉务实合作。

“中国建设”持续发力,助力设施联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交通运输、电力、通信工程、能源和城市建设等领域的许多中拉合作项目顺利开展,对改善拉美国家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中企承建的巴拿马阿玛多尔会展中心、秘鲁的钱凯港,到阿根廷的“基塞”水电站、高查瑞300兆瓦光伏项目,以及阿劳科风电场……“中国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在拉美的新名片。牙买加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使该国南北海岸间行车时间从2小时减少到45分钟,古巴马里埃尔太阳能光伏电站、西罗·雷东多生物质发电站助力该国能源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哥伦比亚首都地铁一号线让波哥大市民实现“地铁梦”……随着“一带一路”项目在拉美有序推进,拉美民众切身感受到其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秘鲁圣马科斯国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玛利亚·奥斯特罗认为,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包括秘鲁在内的多个拉美国家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对外贸易竞争力有效提升,新能源转型优势突出。

经贸关系稳定增长

经贸关系稳定增长,实现贸易畅通。近年来,中拉经贸关系稳定增长,合作规模持续扩大。2012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2012年中拉贸易总额为2612亿美元,2022年达到4858亿美元,连续第二年突破4500亿美元。2023年前两个月,中拉贸易总额为49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

在新冠疫情和后疫情时代,中拉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经贸往来稳步增长。在拉美国家艰难的疫后复苏进程中,中国始终是积极的推动力量。拉美目前已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在拉美中资企业已超过2700家。阿根廷萨尔瓦多大学东方研究学院教授玛雅·阿尔维萨表示,中国与拉美的贸易在疫情中逆势增长,中国成为拉美最积极的经贸合作者。巴西学者若泽·德雷拉指出,巴西经济在疫情中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