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解读|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 要着力用好这个“主动力”
学习奋斗|时间:2023-12-14 20:34 来源:央视网 评论:0 点击:45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央视网《热解读》栏目注意到,此次会议在强调“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要求时,用了新的表述——“使国内大循环建立在内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内需主动力——这是一个新提法
大国经济,需要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畅通经济大循环,立足国内大市场,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把国内大循环搞好,是未雨绸缪、统筹发展和安全的主动作为。
“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鲜明论断,深刻指出扩大内需对拉动中国经济发展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性,为制定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改善宏观调控提供了行动指南。
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发展行之有效的重要战略。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锚定2024年中国经济工作新动向,对内需的定位由“基本动力”提升为“主动力”,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既有关键支撑,又有现实需要。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在接受央视网采访时指出,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中提出“内需主动力”,是建立在对一段时间以来扩大内需工作的系统总结基础上的。“主动力”的提法,体现为内需对国内大循环的拉动作用更大,也就是要作为国内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董煜进一步解释:“与‘基础动力’的提法相比,‘主动力’更加强调了内需在变化的形势中不但要起到基础支撑作用,也要起到牵引开拓的作用,这也是和当前经济增长中消费投资发挥的作用完全对应的。”
从压力看“主动”
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体平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推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出发,对扩大内需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了科学指引。
2021年和2022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指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旧错综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
“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直面我国经济形势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