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习|中南海2023年刊·生态篇

学习奋斗|时间:2024-01-06 16:06 来源:央视网 评论:0


“生态”为笔,以“绿”着墨。


在春天,培植一抹绿色希望。习近平总书记说,既在广袤祖国大地上种下片片绿色,也在广大人民心中播撒绿色种子,共同迎接希望的春天,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在夏日,凝望驿道旁千年古柏。总书记忆古思今,“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秋雨中,远眺壮阔长江。总书记意味深长:无论未来长江经济带怎么发展、发展到哪个阶段,都不可能离开长江的哺育。


在冬季,考察八桂大地。着眼高质量发展,总书记叮嘱,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2023年,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绿色变革渲染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央视网运用智能大数据分析总书记这一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邃思考与战略擘画,与您一起领略中华大地上山水相映、蓝绿交织的绿色发展图景。



中国未来发展应是绿意盎然的。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向一位代表询问太湖的水质如何,还有没有蓝藻。


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搞不好就不是‘金山银山’,反而成了亏钱买卖。”


为全局计,为长远谋。


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战略安排,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奔赴地方考察调研,主持召开重要会议,一如既往重视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国之大者”。


2023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考察。


看山、看水、看林、看沙、看盐碱地、看湿地……总书记在一路行进中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为“美丽中国”步步谋划。


从“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到“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新的美丽家园”,再到“要找到实现生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深邃思想与生动实践相互辉映。


2018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过一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那次会议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式确立。


时隔5年,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再次以最高规格召开,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