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年|喜圆“安居”梦

学习奋斗|时间:2024-02-17 09:44 来源:央视网 评论:0


联播+  “安居”是“乐业”之本。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惦念的大事要事。


△ 2014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阿尔山市伊尔施镇看望生活在林业棚户区的群众。


2014年1月26日,农历马年春节前夕,总书记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来到处于产业转型当中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


时年74岁的郭永财在林业局工作了30年,一家6口人住在38平方米的简陋平房里。总书记走进他家,察地窖、摸火墙、坐炕头,详细了解一家人的生活。听说这片棚户区已列入棚改计划,总书记表示满意,并对老郭说,希望你们住房条件尽快改善,日子越过越好。


“住房条件尽快改善”既是承诺,也是责任。当年6月,郭永财一家搬入新居,全家由衷感谢总书记“给咱们带来的幸福”。


△ 近年来,内蒙古阿尔山市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在总书记考察后的5年间,阿尔山市累计投入40亿元,改造棚户区10200户左右,65万平方米,更多像郭永财一样的阿尔山人绽放出“梦圆安居”的笑容。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春节前夕,总书记不仅深入棚户区看望困难群众,还走访大山深处的民居、城市胡同、原生态古寨,倾听百姓们关于居住环境改善的愿望,一起规划美好的生活图景。


△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驱车2个多小时,从四川西昌市来到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


2018年2月11日,在地处四川大凉山腹地的解放乡火普村,总书记走进贫困户吉地尔子家的新居,听取该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彝家新寨新村建设等情况介绍。


昔日火普村百姓住的是破烂不堪的土坯房,而且因为火普村地势高、石头多,人们出门就要爬坡。在当地率先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大家搬进了白墙灰瓦、错落有致的新居。


△ 火普村新貌。


“挪穷窝”“拔穷根”,建设贫困户安居住房从根本上改变了深度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居住和生产条件。如今,脱贫的火普村正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村庄从“脏乱差”逐步向“洁净美”转变。火普村精心打造出红枫景观,美不胜收的“火普红枫”就成了游客的打卡点,成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增长引擎。


△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前门东区草厂四条胡同,同朱茂锦一家人包饺子、聊家常。


2019年2月1日,在北京前门东区草厂四条胡同,总书记同朱茂锦一家人包饺子、聊家常,实地了解老城区改造工作。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