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人海和谐 厦门向新
学习奋斗|时间:2024-02-20 12:00 来源:新华社 评论:0 点击:38

◇1988年3月30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关于加强筼筜湖综合治理专题会议,打响了厦门整治环境污染的一场大硬仗。会议创造性地提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的20字方针。
◇厦门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治共享生态城市,开展科学系统治理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探索出一条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人海和谐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
◇在做好“山海林田河湖草”生态治理的同时,厦门坚持把最好的城市界面留给人民。
◇厦门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沙则沙、宜湿则湿,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做到“先梳山理水,再造地营城”。
◇厦门在全国率先启动“多规合一”探索,把城市建设融入自然山水格局中,构建“一屏一湾十廊”生态安全格局和“一岛一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对涉及生态环境空间准入的建设项目进行精准研判。
◇从筼筜湖综合整治到五缘湾生态保护修复,从栗喉蜂虎的保护到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保护区建设,厦门的城市海洋生态保护工作既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又凸显过去、当下与未来之间的发展联系。
◇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人海和谐生态文明的厦门经验,正在为服务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史湘洲?康淼?齐中熙?陈弘毅?颜之宏?高敬
在厦门岛的中西部,纵贯着一条玉带般的水体——筼筜湖。漫步湖畔,但见波光粼粼、白鹭翔集,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当夜幕缓缓降临,城市灯火渐次亮起,流光溢彩的夜景令人流连忘返。
36年来,这片水域发生了从“筼筜恼火”到“筼筜夜景”的生态蝶变,见证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厦门实现人海和谐、城湾共生的生动实践。
在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到省里工作后,他依然牵挂着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提出厦门要实行“跨岛发展”战略,成为生态省建设的排头兵。
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同志始终对厦门充满深情、寄予厚望,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厦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厦门的发展理念之变、发展方式之变注入强劲动能。
从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筼筜湖综合治理出发,厦门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治共享生态城市,开展科学系统治理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探索出一条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促进人海和谐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
如今,美丽中国的厦门实践正在向全国更多地方提供生态治理思路,并且走出国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生态文明的中国智慧。
人民至上?共建共享
上世纪70年代初,由于筑坝围垦,曾经的渔港——筼筜港变成了筼筜湖。厦门经济特区建设拉开序幕后,筼筜湖两岸工业区和居住区成片开发,37平方公里汇水区内的污水直排到2.2平方公里的湖体中。
曾全程见证筼筜湖治理的厦门市民陈亚进回忆:“当时,在湖边走路都不敢说话,担心一张口就吃进蚊蝇。”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回应厦门市民群众“筼筜湖何时不再黑臭”的强烈诉求,1988年3月30日,习近平同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