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两会时刻丨为了“持久的蓝天”

学习奋斗|时间:2024-03-11 09:2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评论:0


“我记得北京开APEC会,那几天天气很好,当时有人问,这是‘APEC蓝’,能持久吗?”


3月6日,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习近平总书记一番话,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那些年,一到秋冬季,我国北方一些地区经常遭遇大范围严重雾霾,“PM2.5”成为困扰人们很久的一个环境指标。


“经常刮沙尘暴。春天戴口罩,摘下来一层灰。出门一天,家里地上一层土。那会儿不是PM2.5,是PM250!”总书记说起小时候的北京城。


△2024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不管是“PM250”,还是“PM2.5”,国外一些观察者认为“不花三五十年是不可能改变的事”。


2014年深秋,北京APEC的欢迎宴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承诺:“这并不是一去不复返的短暂蓝天,未来北京将会有持久的蓝天。”


有直面问题的勇气,也有迎难而上的决心。


10年,愿景照进了现实,行动兑现了诺言:2023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5%。


△2024年1月23日,北京持续晴好天气,天坛公园蓝天白云。最新数据显示,北京PM2.5年均浓度连续三年稳定达标,“北京蓝”已成为常态。


还是在10年前,全国两会上有这样一个细节——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得知贵州的PM2.5平均值都在50以下,总书记说,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将来可以制作贵州的“空气罐头”。“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2022年4月,当拿到价值100余万元的林业碳票时,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文均福看到了绿水青山的含“金”量。这张碳票是海雀村7300多亩林海带来的效益,让村里227户群众户均增收4400多元。“这些年依托良好生态,村里烂泥路变成了柏油路、水泥路,‘杈杈房’变成了小洋楼,一多半人家购买了小车。”文均福说,依托林业碳票、单株碳汇项目,海雀村的“空气罐头”越来越“香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