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 | 习近平总书记田间地头话农事

学习奋斗|时间:2024-04-14 08:59 来源:新华社 评论:0


“南方不插五一秧啊”“扛麦子都不能换肩”“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抓住种子这个要害”……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许多细节,反映出他对农事生产的熟悉与重视。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年轻时在梁家河做过农民和村党支部书记,后来又在多个地方领导岗位上分管过农业,习近平总书记对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怀有深厚感情。


岁月奔流,耕耘树艺的活计不忘、吃苦耐劳的本色不改、重农固本的情怀不移。


(一)干农活:一看就是“老把式”


今年4月初,总书记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熟练地扛起铁锹走向植树点。人们发现,5年前,总书记参加植树时顺势扛起铁锹;35年前,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也是这样扛着锄头,在田间地垄同群众一起劳作。


“总书记一看就是干农活的‘老把式’”“这是老农民才有的动作呀”……人民群众由衷地感到亲切。


左图为1989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在田间地垄同群众一起劳作;中间图为2019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右图为2024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朴素作风,劳动本色,其来有自。


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从种地、拉煤、打坝、挑粪,到打井、修梯田、建沼气池,什么活儿都干,什么苦都吃。


在乡亲们眼里,知青习近平“干活不惜力”:打坝夯石,满手掌的水泡磨出了血也从不“撒尖儿”;十里山路,挑沉甸甸的两捆麦子长时间不换肩。


“我在农村插队时,扛麦子都不能换肩,换肩抖一下,麦子就会掉下来浪费了。”前不久在湖南考察时,总书记忆及那段“不换肩”的往事,道出其中的奥秘。


山高水长,本色依旧。在田间地头,总书记常对老乡说“我们都是种庄稼出身”;在国外走访农户时,他用“我当过农民”介绍自己;在湖南湘西一片柚子林中,熟练地帮村民摘下柚子;来到甘肃八步沙林场,拿起一把开沟犁,同林场职工一起劳动……


不经意间流露的质朴本色,折射出岁月深处的磨砺。


(二)谙农事:“南方不插五一秧啊”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习近平总书记深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