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暖坪村第一书记满志强:深山有了“梦想路”
新时代 再出发|时间:2018-02-13 15:02 来源:柳州日报 评论:0 点击:2914
“城市的繁华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暖坪村第一书记满志强说,“我刚到暖坪村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这里没有路,没有桥,没有稳定的饮用水,农耕产业处于原始状态,村民仿佛还生活在几十年前。在这样的地方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真的会有成效吗?我真的能行吗?我对自己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满志强查看渠道建设
2015年10月,满志强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派驻到暖坪村任第一书记。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80后”,工作生活在南宁市的满志强之前对扶贫攻坚只有书面上的了解,他只知道深山里的乡村很贫困。但到底有多贫困?直到他站在暖坪村的土地上,才有了直观的认识。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满志强想,既然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就从实实在在的基础设施入手吧。
“暖坪村的自然屯比较分散,我刚来的时候没多少硬化道路,不通汽车,只能通摩托车。但摩托车也很难行驶,我摔了几跤后就不敢骑了,只能徒步进屯。几个自然屯近的要走半个小时,远的要走一个多小时。”满志强感叹说。刚去暖坪村的半年,满志强走屯入户了解情况,走坏了2双运动鞋、2双皮鞋。为了方便蹚水,他干脆换上了拖鞋。
立新屯进出的道路被暖坪河阻隔,原来人们进出都要蹚水而过。好在暖坪河平时只有40厘米水深,勇敢的摩托车骑手和熟练的老司机都可以冲过去。但山里的水可不是平常的水,只要下雨,小河能在半小时内变成大江。
为了方便村民出行,满志强积极奔走,争取各项资金,促成了暖平村大坪屯至立新屯道路硬化工程。这条道路长3.033公里,2016年9月开工,2017年4月竣工,投资247万元,道路建设包括立新屯进出口的一座漫水桥。
据统计,暖坪村作为“十三五”期贫困村,2015年底全村屯级道路硬化率仅为35%,近半的自然屯未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农田水利设施更是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阻碍群众脱贫致富的瓶颈。为切实解决暖坪村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满志强积极奔走,争取项目资金,实施屯级道路硬化9条21.6公里,使全村屯级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实施渠道硬化28条、人饮项目6处、水源保护及污水处理项目4处,全村水利设施焕然一新。两年多来,满志强为暖坪村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近2300万元,为全村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路,就能富。满志强一边为基础设施奔走,一边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争取项目,免费给群众发放禾花鱼苗、鸭苗,帮助42户贫困户申请到产业扶持资金15.2万元,鼓励他们发展“短平快”产业增加收入;推行“公司+农户”模式,发动贫困户养殖黑香猪。为打消群众顾虑,满志强与收购公司签订购销合同,自己垫资2万多元购买了87头猪苗发给贫困户饲养,将贫困户的养殖风险降到最低。当年参与养殖的贫困户中,收入最多的一户仅纯收入就超过2万元。2017年,满志强还帮助养殖专业户成立养殖合作社,实现了“至贫到致富、弱鸟先飞”的快速发展模式。暖坪村贫困户家庭人均纯年收入从2015年的4027元增加到2016年底的7581元。
至2016年底,经上级核验,暖坪村90户319名贫困人口中有83户299人成功实现脱贫,全村符合“十一有一低于”标准要求,顺利完成了贫困村“脱贫摘帽”任务。2017年脱贫巩固成效显著,贫困户收入稳中有升,人均年收入达到8675元,林下灵芝种植基地、林下土鸡养殖基地、山羊养殖基地等产业发展逐步成型发展,集体经济由2015年的2600元提升到25600元。
由于扶贫工作卓有成效,深得群众拥护,满志强荣获了2017年“广西五一劳动奖章”,暖坪村村级党组织也被评为自治区最高级别的“五星级”。
从摔跤流血到开车进屯,从一无所有到全村脱贫,满志强在深山里流下汗水、留下青春,给贫困村带来了希望之水、梦想之路。
记者 侯静雯 图片由满志强提供
责任编辑:六六